近日,拉闸限电、电力缺口已经冲上各大媒体及社交网站的热搜。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初因冬季寒潮导致部分省市出现限制用电的10个月后,一场蔓延更多省市的电力缺口潮席卷而来。
9月份以来,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云南、浙江等多个省份相继启动有序用电,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开二停五”甚至“开一停六”错峰用电。在东北地区,受限电影响的范围甚至超出了工商业电力用户,有城市主干道红绿灯停电引发拥堵、电梯停运、停电导致停水,波及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用电。
据国内能源问题专家分析,并不存在部分自媒体所散播的“阴谋论”、“贸易战”,而是由于国外煤炭出口国出口减少、煤炭价格上涨、天气、能耗双控等多因素导致的限电现象。
而作为衣食住行四大民生关键环节之一,汽车作为居民出行的基础性工具,目前也正值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市场化攻坚阶段,无论从外部环境驱动还是内部居安思危来看,都应强化市场引领、顶层设计、产业协同的融合,加速向绿色智能化进程。
01新能源汽车已经市场化攻坚阶段,绿色智能化是不可回避的战略性课题
正如9月15-17日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无论是大会主论坛还是分论坛,都是座无虚席。这也和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的情况高度契合。
来自中汽协的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快速提升至8月的17.8%。更值得称道的是,面对特斯拉、大众、丰田领先的跨国军团,无论是蔚小理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还是比亚迪、五菱为首的传统整车企业,都在各自的新能源发展道路上走的可圈可点。
2010年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经过十年发展,新车市场渗透率已经成功突破10%,进入以多元化用户为主体的市场化阶段,政策补贴逐步退出,用户需求成为引领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承载双碳战略即是历史使命,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必需。正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2020年我国乘用车全产业链碳排放总量约为6.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74%的碳排放来自汽车使用环节,26%的碳排放来自上游产业链制造环节。
面向中长期发展,新能源汽车需要产业在国家战略统筹下,以企业为主导,联合相关方,加速绿色智能化进程。
02新能源汽车的储能特质,将成为优化电力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依托
与传统燃油车的最大特征不同,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具有储能的特质。这使得新能源汽车与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气象、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共享与融合,实现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协同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率。
事实上,在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除了加速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化发展外,规划尤其是要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融合发展。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能量互动。鼓励开展V2G示范应用,统筹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调度需求,综合运用峰谷电价、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提高电网调峰调频、安全应急等响应能力。
也正如9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表演讲所谈到的:电动汽车就像一个巨大的‘电力海绵’,一方面,电动汽车充电有弹性、行为可引导、规律可预测,具有很强的负荷调节优势;另一方面,随着V2G(车网互动)技术广泛应用,电动汽车可以向电网反向送电,具有巨大的可调度储能潜力。
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看来,风电、光电是我国未来新型零碳电力系统的主力,而充分利用电动汽车的电池资源,可有效解决70%的风电、光电调节和储能问题,也将进一步加速带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可望而知,一旦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必然会大幅度优化因季节性或外部波动性所带来的电力缺口瓶颈。
03加速充电桩建设不仅是解决消费瓶颈,更是新能源汽车加速绿色智能的核心入口
从微观角度而言,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一大消费痛点来自于充电网络的不完善。而从整个宏观环境来看,新能源汽车和能源基础网络的双向互动,核心就是在于充电网络。
当前能源和交通的融合核心体现在绿色和智能的融合,在电动化和电气化融合的背景下,充电网络是能源与交通的结合点,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发展。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今年以来,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在内的多家充电桩企业相继获资本市场青睐。这表明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作为基础设施的充电行业再次迎来发展风口。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资本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资本是万万不能不能的。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作为基础设施的充电行业自然会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资本的助力,毫无疑问,将推动充电基础设施、智慧能源网络的加速建设。
写在最后:在双碳战略引导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是大势所趋的国家战略。针对此次多地省份因电力缺口导致的限电现象,应以此为鉴,加速产业绿色智能化进程,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助推绿色智慧型社会的打造。
原标题:用好电动车这块“储能海绵”,助推绿色智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