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能源如何转型,风电产业如何升级?在9月27日举办的第六届东北能源与经济峰会上,有不少专家学者把脉支招。有专家表示,“风光陆上三峡”、“四个一千万”目标、做强东北地区低碳绿色产业发展被频频提及。
风电已成东北最大可再生电源
国务院原参事石定寰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光伏行业成本极速下降,同时转化效率明显增高,为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国网吉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主任张春风看来,近期,受电煤供应形势持续紧张的影响,火力发电受限,风电供应不足,东北电网电力供需失衡,亟需开展“煤改电”、“分布式光伏建设”等绿色能源项目。
资料显示,1978年—2005年,是东北地区风电的探索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2005年的风电总装机量和总发电量,仅为34万千瓦和5.1亿千瓦时。2016年,东北地区的风电开发驶上了快车道,现在已经成为东北第一大可再生能源。
大唐吉林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厂长李乃东说,“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装机翻一番,突破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比60%以上。“十四五”期间,东北地区将由传统的火电和供热向风光综合能源服务发展,预计到2021年底,新能源装机占比将突破30%。
面临消纳压力
“新能源还有很多规划空间和可利用资源,但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以及不可预测的压力与困难。”李乃东认为,东北清洁能源的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与传统能源有效衔接起来。
会上有专家提出,现在东北地区比较明显的问题是电力发展和用电需求不协调。“黑龙江、吉林、辽宁属于高能源低负荷,需要大量送出或其他方式来进行消纳。”这就导致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由于规划的动态调整和修正不足,造成了规划的发展目标不能很好地匹配电力需求,同时在落实中缺乏刚性,实际电源建设规模超过规划目标的情况时有发生。
中广核新能源吉林省分公司市场部经理李振文指出,由于新能源门槛低,现今企业竞争激烈,但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提高。他认为,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的规划不仅涉及到电源、电网、用电需求,更是包括冬季供热调峰对消纳的影响。“因此,东北地区风电资源与电网的组合存在逆向分布的特点,造成消纳压力与日俱增。”
资源潜力依然巨大
远景能源北方公司副总经理许锋飞认为,东北地区缺的并不是技术,而是长远规划。他认为,未来应该更科学有序地发展可再生能源,统筹制定相关的规划,滚动优化调整,提升规划执行刚性,确保电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有专家提出,东北地区资源发展潜力较大,风电技术可开发潜力超过5亿千瓦,其中黑龙江省规划的容量较大,可优先开发利用西部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集中打造齐齐哈尔、大庆、哈尔滨西部、绥化西部等大型风电基地,同时有序开发其它小型区域风电场,总规划容量达到了1850万千瓦。
“现阶段应尽力协调区域电力发展,建立两级规划、三级审核平衡的管理体系,强化规划执行情况监管。东北地区整个新能源发展思路应科学引导、优胜劣汰、公平竞争。只有把资源技术和政策相关匹配性有效结合起来,才有可能真正推动实现大规模平价上网。”上述专家还提出,应重视分布式能源发展。
原标题:东北风电如何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