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四十年,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最大的一个赛道是什么?”
10月21日,2021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拉开帷幕。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富资本董事长熊焰刚走上演讲台,就抛出了这个极具关注度的话题。随即,他给出了答案——“显然,是碳中和。”
作为2021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的重头戏,本次2021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聚焦于“多元资本创新多维金融供给”这一主题。在题为《迎接数字驱动的能源生产模式》的演讲中,熊焰通过观点分享,将与会者的目光和思绪指引向了一个充满着无限想象的创新创业领域。
熊焰,曾任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董事长、总裁,北京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拥有二十多年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经验。之所以作出如此肯定的判断,源于他对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的观察和思考。
在他看来,碳中和愿景下,新能源未来在我国能源供给的比重将得到显著提高,储能也将变得非常重要。而未来5~10年可能出现的实时在线、数字驱动的能源生产方式,也将吸引巨量资金涌入碳中和领域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并出现巨大的创新创业机会。
碳中和愿景下的巨变:
新能源占比将在四十年后跃升至85%
熊焰在现场展示了一张图片,图上清晰而直观地呈现了中国过去四十年以及未来四十年GDP与碳排放的关系。
1980年,中国GDP总额在4500亿元左右,当年所对应的碳排放为14.5亿吨。经过40年发展,中国2020年GDP已经超过100万亿元,在这个时间,碳排放在100亿吨左右。
熊焰介绍,从过去四十年的数据看,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碳排放与经济亦正向同步发展。他分析,如果不加人为干涉,预计中国未来的GDP还有2~4倍的增长,到2060年中国GDP大约在360~400万亿之间,中国的碳排放大约在160亿吨左右。
“碳排放说的是什么?中国经济要继续中高速增长。但是碳排放到2030年达峰之后,掉头向下归零。”熊焰表示,这就是碳中和的愿景,并进一步称,想要了解什么是碳中和,可以通过“碳中和不是什么?”这一反向排除法来理解——
首先,碳中和不是为了限制经济增长,至少站在中国的意愿来讲,不是要限制经济增长、简单降低能源供给量。
第二,碳中和不是要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是简单限制能源消费。
第三,碳中和不存在全球统一的模式和道路,中国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碳中和道路,要与中国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综合能力相匹配。
第四,不应该逢碳必返。
那么,碳中和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熊焰称,将会是能源结构的调整。
他表示,现在中国的能源供给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占比大约为15%,到2060年,其占比将由现在的15%跃升到85%,“这就是碳中和最大的变化,这个愿景下的最大变化将影响我们所有人、所有企业。”
能源结构调整尚存挑战:
如何调教“不听话的坏学生”?
不过,熊焰也坦言,在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还面临着极其巨大的挑战。
虽然中国新能源至少已发展二十年,可直到今天在能源总量中的占比还不到20%,这是为什么?对此,熊焰分析了几点原因。
首先,风电、光伏新能源刚起步的时候成本高,但随着技术进步,现在光电的成本已经逐渐跟火电接近了、平价了,甚至未来还会比火电更低,风电也有这个趋势。
另外,熊焰将风电、光伏比喻为“不听话的坏学生”,“这些不是‘好学生’,不大‘听话’,往往想要它‘工作’的时候它不‘工作’,不想让它‘工作’的时候它又开始‘积极’”他表示,因此,在传统电力系统特别是电网系统中,原来对新能源的占比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因为‘坏学生’太多,这个班级的课就没法上。”
图片
显然,这种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抑制了其在现阶段担纲主流能源的重任。熊焰指出,能源系统尤其是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着非常独特的特性。
首先表现为全局性。中国过去四十年发展,最大的进步就是以电力、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全球领跑。因为这种全局性,电力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无处不在。
再就是电力在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方面的要求。以电力为代表的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成本占比大概会占到1/4甚至还要强,价格波动会非常致命。
再就是电力系统有特殊性,即所谓的实时性。发出来的电和使用的电原则上要相匹配,要接近或相等,如果出现巨大的落差就会出大问题。熊焰指出,这次的“拉闸限电”,就与新能源“出力”不及时有很大的关系。
新的创业和投资机遇隐现:
未来5~10年或将由数字驱动新能源生产
那么,再回到熊焰开场时的判断:碳中和将成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最大的赛道。对于这一观点,该如何理解其中的逻辑?
熊焰阐释,在电网和大电力系统中,源网荷储(注:即电源、电网、负荷、储能)这四个角色要相互匹配。“拉闸限电”将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现在国家战略已经确定,新能源占比要继续加大,那么储能就变得非常重要。
他指出,接下来的新能源接入,要从过去的光伏平价、光电平价、风电平价,再加上储能,变成“风光储平价”,才能进入市场有竞争力。因此,大规模、低成本储能技术的需求和技术突破已经就在眼前。人类历史没有出现过的新型数字驱动的生产方式,也就是实时在线、数字驱动的能源生产方式即将出现。
这将是一种怎样的生产方式?熊焰表示,首先,风电、光电在一个特定的比如30平方公里的网格下,启动与停止都是由数字驱动,风电、光电与储能的关系也是由数字驱动,源、网、储的联动也是由数字驱动,源、荷、储的联动也是由数字驱动。
“也就是说,整个的生产逻辑、生产调度、生产组织、生产协同都是由数字驱动,这样一种愿景和可能性,就出现在我们未来的5~10年中。”熊焰表示,从大的领域看,这种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生产方式就在碳中和尤其是新能源领域,届时,上百万亿的资金量将汇集到这个方向上来,而巨大的创新创业的机会也可能出现在这个领域。
原标题:碳中和是未来四十年中国资本市场投资的最大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