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需新的、原生的、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低碳经济转型正是动力之源
文|马克
当地时间11月10日,中美两国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两国政府宣布,在21世纪20年代这决定性的十年,双方将根据不同国情,各自、携手并与其他国家一道,加强并加速旨在缩小差距的气候行动与合作,包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气候技术创新。
这是中美在气候问题上力度空前的合作(点击此处了解详情),让本来情绪低落的气候大会各方与会者士气大振。
2015年12月,正是因为中美携手,联合国《巴黎协定》才得以签订,这项旨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力争1.5℃的联合国多边协定,让人类看到了避免气候灾难的希望。
但是此后,美国新政府退出《巴黎协定》,中美交恶,世界蒙上新冷战阴影。
刚发布的中美气候问题联合宣言无疑是件大好事。政治上,这意味着中美找到了缓和的抓手。当今世界,中美和则世界宁,中美斗则世界伤。从更长远的人类命运角度看,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合计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2%)、世界最大的碳排放体(合计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45%),中美两国对人类、对地球负有最大的责任和义务,联合宣言是对这一责任和义务的明确承诺。
对中国而言,减碳压力巨大、机遇同样巨大。欧洲崛起称霸于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崛起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称霸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全球经济从化石能源经济转向可再生能源经济,不啻为新一次工业革命。
面对低碳转型,中国优势劣势并存,优势是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尤其是风光电产业,从制造到装机,都已全球领先,中国的智能电动车产业也全球领先,中国在储能、氢能、燃料电池方向的布局即使不算领先,但也绝不落后;劣势是中国基于化石能源的资产太大,从上游的勘探开发到下游的高耗能行业,煤电钢铁水泥这些行业的产能都占到全球一半以上,中国的节能技术、能效管理、电网技术也落后于人。
因此,在低碳转型问题上,中国是全世界最纠结的国家,直到去年9月最高领导提出“3060”双碳目标,才总算彻底扫清政治意愿上的障碍。接下来就看怎么落实,正如最高领导在致COP26的信中所说:“以实则治。行动,愿景才能变为现实。”
低碳转型,本质上是调整产业结构,结构调整本质上是利益调整,这期间肯定有人欢喜有人愁。减碳的公平性很重要,大局观同样重要(如果说更重要有些刺激的话)。正如各国领导人都已认识到的,减碳事关人类命运,因此全球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可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应大势,扬长避短,中国完全有可能占据全球低碳革命的制高点,用增量收益,覆盖存量损失,开启一个全新、更大的产业机会。
除了低碳革命,全球经济还正在进行数字技术革命,这是二战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演进的自然结果。中国在数字技术革命中同样优劣势并存,优势是ICT产业已跻身全球第一阵营,拥有BATJMZ华为联想这些全球一流的公司,劣势是经济的主体部分、庞大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程度还很低,停留在第三世界。但这恰恰意味着中国经济拥有巨大增长潜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低碳革命和数字技术革命有什么关联呢?第一,同步进行;第二,互相促进。数字技术能帮助更快更好地减碳,减碳是数字技术巨大的应用场景。因此,拥有强大的ICT产业,这是中国低碳转型的另一个优势。
一个国家和一个公司、一个人一样,决定命运的就是几个关键节点,抓住了,就大国崛起,错过了,就一蹶不振。过去四十年,中国很好地抓住了全球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一跃而成第二经济大国。但是,基于化石能源的工业经济,其红利已所剩无多,中国急需新的、原生的、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低碳经济,无疑就是这样的增长动力。
原标题:机不可失,中国必须占据全球低碳转型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