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双碳目标与能源发展综述及建议
张玥、张钧
国网能源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
能源行业占温室气体排放的四分之三,能源低碳发展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当前双碳目标与能源发展相关研究成为热点问题,国际研究机构、知名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相关成果观点,本文采用能源院专家推荐方式,在选取了16篇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并结合能源院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既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有独立思考,思想开拓。虽然有文献数量的局限,但仍有助于我们在能源电力深刻变革的时期“擦亮眼睛”,并寻找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能源转型科学发展的“真”路径。
一、双碳目标与能源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从全球来看,碳中和下能源发展将呈现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主导、电力消费主导的趋势,同时,能源安全新问题需要关注。一是能效大幅提升。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50年需要以目前约9成的能源消费支撑2倍的经济规模。二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结构。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总量需超过2/3,化石能源占比由目前的4/5降低到1/5。三是以电力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0%,发电量达到目前的2.5倍以上,90%来自可再生能源。新的能源安全问题。稀土等关键矿物重要性凸显,电力安全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
从我国来看,服务保障“双碳”目标如期实现,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了纲领性指导。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新能源开发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行业专家学者也积极研究探索能源变革路径。提出构建智慧能源体系,推动“五个化”发展(能源供给侧实现电力零碳化、燃料零碳化,能源需求侧实现高效化、电气化、智慧化),由煤基型向绿基型转型(产业结构轻型化,一次能源供应煤炭减量化,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化,能源供/用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等转型路径。
从电力行业看,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内涵定义。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和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功能特征。需要破解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和消纳难题;需要实现新型用电设施灵活接入、即插即用;需要支撑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协调互动;需要促进电力与其他能源系统的互补互济。
二、我们的意见与建议
当前“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已经成了热点问题,但智库反而需要更多“冷思考”,特别是近期全球能源短缺、缺电限电事件频发,不冷静也不行。
实事求是将重回思想讨论的主场,需要业界立足国情实际,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处理好减污减碳和能源安全的关系,注意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风险,确保安全降碳下的能源安全、能源安全下的安全降碳。
一是需要遵循能源电力电网的客观规律,统筹低碳发展与能源供应安全,寻求能源供应的系统成本总体最优。建议:一是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要统筹好常规能源发展,从我国资源禀赋实际出发,重视清洁煤电的兜底保障和灵活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各类电源功能价值,避免“运动式”减碳。二是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快速提高,为更高比例消纳新能源付出的系统边际成本将明显上升,需要从系统最优视角确定合理利用率,避免“昂贵式”减碳。
二是需要建立电力安全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做到风险不躲、压力不退,发挥多方多主体作用。建议:一是推动形成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等全行业主体参与的共建共保的电力供应保障体系;二是形成分级分区电网运行安全共保机制,发挥局部配电网、微电网自平衡能力,以自下而上的分层分区网格化平衡方式强化系统平衡保障,形成大电网与微电网、局部电网的分区共保模式。
原标题:当前双碳目标与能源发展综述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