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鼓励支持具备资源条件的地区,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县域为单元,采取“公司+村镇+农户”等模式,利用农户闲置土地和农房屋顶,建设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配置一定比例储能,自发自用,就地消纳,余电上网,农户获取稳定的租金或电费收益。
农村地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受访专家指出,当前,伴随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的有序开发,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整县配储”也应同步、有序、理性推进。
“目前,我国农村电网建设整体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华说,相较于城市电网,农村电网结构薄弱、电网供电可靠性低,且农村电网用电负荷较分散,线路损耗比城市高,电能质量相对较差。
“加上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加速落地,大规模、间歇性的分布式电源无序接入,将会给农网带来较大冲击,现存缺点会进一步放大,会给分布式新能源消纳带来不良影响。”郑华直言。
“以村为单位,配合整县光伏推进工作,科学配置合理容量的储能系统就能缓解这一问题。”郑华说,一方面农村分布式能源配套储能可以有效避免电网事故,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输电线路线损,提高供电电能质量。
不仅如此,郑华还指出,整县配套储能可以降低县级电网调峰难度。“光伏等间歇性电源高比例接入农网后,调峰面临压力,配置储能可有效缓解这种状况。”
郑华称,尽管伴随分布式光伏项目落地,农村电网建设对配套储能需求增大,但短期看,推进“整县配储”还需理性看待。“‘整县配储’经济性难题一直未得到解决。”
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产业,着力降低农户用能成本,促进减支增收,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尽管户用光伏系统渐渐走向平价时代,但其成本投资回报期仍较长。”有受访专家表示,从原材料成本方面分析,近两年,户用光伏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光伏组件价格由1.7元/瓦上涨到近2元/瓦,户用光伏设备成本从4元/瓦上涨到5元/瓦;从电价方面分析,户用光伏发电成本虽然降低,但居民用户电价也较低,约为0.48元/度,在没有补贴情况下,户用光伏每发一度电仅可以赚0.1元左右,投资回收期较长。
郑华对此表示,低利润的户用光伏再加上储能,如果没有合理的商业模式,仅仅是峰谷套利,就更不经济了。“现阶段,电化学储能技术成熟度不高、成本与价格机制都不太明确,缺乏有效的成本疏导。”
“以村为单位配套储能系统,这个钱谁来掏?不经济,企业和老百姓就没有积极性,短期来看,只能通过地方财政支持来做这件事。”郑华分析指出。
伴随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在全国各省逐渐铺开,分布式光伏的有序开发需要储能系统“保驾护航”,但要有序、理性推进“整县配储”,还需进一步理清商业模式和成本疏导机制,建立长效市场机制。
在郑华看来,为提高“整县配储”经济性,可以鼓励配套储能系统参与省级电网需求响应,通过减少或推移某时段的用电负荷,响应电力供应,获得一定收益。此外,分布式光伏接入储能系统后,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网线损,线损减少所削减的电费,或可尝试与当地电网公司进行分成,进而获得相应收益。
电力市场不完善也制约了分布式能源配储的发展。郑华说:“下一步,实行分时电价也是必要手段,居民用户电价需要反映真实成本,只有公平开放的电力市场,才能真正激发分布式储能发展潜力。”
原标题:农村能源转型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