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新能源+“可可西里”
日期:2022-01-1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可可西里,你遥远又神秘,可可西里,你在我的心里……”

天亮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沱沱河保护站副站长华才仁一边熬着奶茶,一边哼着歌儿,吃完饭他就要开始一天的巡山工作。此时,屋内墙上挂着的温度计显示16℃。
12月的可可西里,室外温度可达零下30多度。“室内室外,可真是冰火两重天啊!”华才仁边说着边一层层地套上毛衣、绒衣、棉大衣,还不忘大口吸上几口氧气,“出去可就吸不到了!”他笑着说。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0%。沱沱河保护站位于治多县,是可可西里的南大门,守卫着可可西里南部区域的野生动物保护。

华才仁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1年,像现在这样的舒适生活,在此前他可想都不敢想。保护站刚建立时,配套建设的小容量光伏发电设施只够照明用电。尤其晚上才是最难熬的,整个保护站每每在半夜时分就进入停电状态,巡警们只能用房间仅存的一点点温度熬过一整夜。

就在2021年,国家电投黄河公司用最擅长的“新能源+”,实现了他们长久以来的梦想——有氧吸、有电用、屋里热乎乎。

让华才仁实现用电、用暖、用氧自由的就是由国家电投黄河公司负责实施的“可可西里高寒高海拔用电供暖供氧一体化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以下简称“可可西里一体化”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

这套发电、供暖、供氧一体化设备,能够有效改善各保护站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保护站的工作效率,同时,为进一步扩大保护站的布点范围,保护三江源腹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也为全国极高寒自然保护区以及漫长的偏远边防线开拓多能补给提供了方案,在人类生命的禁区打造了一个极佳的示范。

有新意

可可西里,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山梁”,也称为“美丽的少女”。苍茫天地间,不时能看到藏羚羊、野牦牛、藏原羚、藏野驴等身影。

目前,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经设立了索南达杰、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和卓乃湖5个保护站。各保护站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有限,站与站之间相隔甚远,电网无法接入,而投运多年的“光伏+储能”离网电站因设备年久失修、故障频发,给工作人员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020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将“可可西里一体化”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列入青海省科技厅年度第三批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凭借着在光伏领域中积累的优势,积极“揭榜挂帅”,承担了为保护站扩建光伏+储能系统、供暖系统、制氧系统等工作。

2020年10月3日至7日,新能源维检公司对可可西里五个保护站内的供电、供暖、供氧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并对现有的光伏组件和储能设备进行现场检测,结合各站点现状形成了调研报告并编制了初步技术方案。

如何着手研究极高寒地区太阳能资源及环境因素与发电、供暖、供氧的关系?发电、供暖、供氧一体化技术及系统如何配置?如何平衡生态保护和项目实施成本?

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新能源维检公司参与“可可西里一体化”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工作人员意见不统一。有人建议采用传统建设方式进行,有前期经验,还能控制成本,也有人坚持将“生态保护优先”作为优先考虑条件,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探索新工艺。

新能源维检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玉泰作为该项目负责人,凭借着在水电及新能源行业内20余年的工作经验,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作出决策:“尽最大努力在设备选型方面做到安全稳定、高效发电,并且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把这个项目建成供电、供暖、供氧一体化示范项目。”

逆变器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争取更多的发电量;

高寒地区日照时间短,选用大功率、双面双玻高效电池组件,大大增加系统发电量,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选用高成本的轻型环保铝合金支架,轻型便捷,造型美观,便于现场安装;不易氧化和锈蚀,经久耐用并减少环境污染;

为减小对现场使用环境的影响,蓄电池采用高效、节能、高原专用的胶体储能蓄电池,较铅酸蓄电池性能更优、污染更小,使用维护方便。

为减少对保护区地表的扰动和冻土层的开挖,不破坏保护区生态地质结构,光伏支架基础选用预制混凝土条形基础,仅对地表做了轻微平整和夯实,再安装混凝土基础,保证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

考虑到各保护站现场实际,采用“弥散式制氧+便携式制氧”两种供养方式。通过控制信息指令模块,合理开启氧源设备或氧源内部组件,在获得相同富氧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同时也保护设备不被过度使用。

保护站日照时间长,空气洁净度高,供暖系统使用平板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通过管道将热能输送至储热箱,并辅助光伏供暖,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利用管道及换热风机向各房间进行供热。

一切准备就绪,说干就干。12月9日,新能源维检公司连同协作单位组织人员进入可可西里5个保护站开展现场制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此次专项行动由刘永朝、裴正奎、王晴等9名队员组成。

每年12月至来年3月,是可可西里最艰苦寒冷的时侯。9名工作人员不畏艰险在极高寒、缺氧、伙食不足的极端条件下进入可可西里保护站,6天行程1500公里,开展现场制氧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实现了保护站全站供氧。

熬过寒冷的冬季,2021年8月至10月期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温度达到了可以施工的条件。新能源维检公司借此抓住宝贵时机,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可可西里沱沱河、五道梁、不冻泉保护站开展供暖、供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并为保护站室内老旧供电线路进行改造,消除安全隐患,保护站旧貌换新颜。前后历经30天的时间,行程约7500多公里,最终完成了各保护站供氧、供电、供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投入使用。

不容易

“慢点、慢点”新能源维检公司裴正奎呼吸急促地小声喊停走在前面的刘永朝。

“快把氧气袋拿出来,先给他吸上。”刘永朝和施正涛拿出氧气袋,将氧气管放在了裴正奎的鼻孔里。这已经是大家今天用掉的第五袋氧气了。

可可西里被称为无人区,是人类生存的极限。天气变幻莫测,“一日四季”,忽阴忽晴,时而雨雪交加,时而晴空万里。

在项目设备安装期间,工作人员受到高原反应的严重侵扰,无法长时间作业,每天都要用去疼片、安乃近和头疼粉缓解高原反应的症状,施工难度极大。

技术带头人刘永朝作为施工现场总负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在缺氧环境下人们的呼吸频次增加,疲劳感也加重了,长时间做工反而效果不佳。于是他想出了一种间歇性施工的办法,就是让工作人员多频次休息,利用随物资车带来的氧气袋缓解疲劳和头痛,从而恢复体力,投入工作。9名工作人员,就是用这个贴心又实用的小妙招,坚持奋战到项目成功投运。

可可西里,如同荒野一般,人迹罕至。而工作人员深入其腹地进行施工,除了承受寒冷和缺氧导致的痛苦外,睡觉问题成了队员们的一道考验,保护站没有条件提供这么多人的食宿。最后,保护站工作负责人协调腾出一杂物间供技术人员使用。住人的房子虽然有了,可是没有床具,工作人员只能钻在睡袋里面打地铺,度过了短暂而又难熬的施工期。“真的冷啊,裤腿沾点水立马结冰,裤子都能‘站’起来。”至今,裴正奎提起这事,还会下意识地搓搓手。

吃饭最近的地方在唐古拉山镇,距最近的保护站有100余公里,为了腾出更多的工作时间,保证项目在大雪封山前完工,泡面和矿泉水就成了大家施工期间的“便饭”。有人调侃:“早中晚三顿面,减肥瘦身好机会。”虽是一句戏言,可其中的心酸尽显无遗。

因保护站地处偏远,部分保护站处于湿地区域,现场大型施工设备无法进入,基础桩采用预制好的条形基础桩,单个重达2吨,只能用汽车吊运送至地表相对稳定的区域,再由人力采用“架子车+杠杆+滚木”原理,将基础桩缓慢挪动到安装位置,短短的百米运距往往耗时近两三个小时。为减少对现场地表的扰动破坏,减少过多的机械开挖,工作人员用人工开挖电缆沟的方式,完成近百余米电缆沟开挖,挖一米休息十分钟,工作进度相当缓慢……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一个个困难逐个击破。刘永朝带着8个人“七进七出”可可西里,最终顺利完成该项目的施工和投运工作,用行动诠释了黄河公司“扎根高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刘永朝说:“能让保护站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更加舒适,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截止目前,“可可西里一体化”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完成了前期项目建设和安装调试工作。供电、供暖正常,供氧后室内产氧量可达到50L/min,氧气浓度大于90%,噪音小于52分贝,各房间内可到海拔高度2300米即类似西宁地区水平的室内含氧量。

“不冻泉、五道梁、沱沱河三个保护站共新增光伏装机容量80千瓦,配套储能容量384千瓦时;索南达杰保护站配置弥散式制氧设备3套,附加18个鼻吸端口,其余各保护站配备17台小型便携式制氧机;沱沱河、索南达杰保护站内加装了太阳能空气集热+光伏供热系统,供暖面积共达365平方米。”孙玉泰介绍到,我们还开发了一套供电、供暖、供氧的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后续将结合项目运行情况开展极高寒地区供电、供暖、供氧一体化系统运行数据采集和系统运行情况分析,形成一套技术规范。

有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来形容青海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由于野生动物种类多,可可西里成了青藏高原珍稀的野生动物基因库,但荒凉、海拔高、严寒、不适合人类生存是可可西里真实的环境写照。行走在这里的人们,平凡执着地坚守着。

2021年12月31日,一场大雪,第二天早上,可可西里白茫茫的一片。索南达杰保护站的民警才仁多杰踩着齐踝深的积雪,走进站后的围栏草场,看望迷失在产羔地卓乃湖的小藏羚羊。

这是才仁多杰在索南达杰保护站和小藏羚羊度过的第3个跨年夜。才仁多杰说,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恶劣的自然环境时常令他失眠头疼。每每想要离开,看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就坚持留了下来。

“现在好了,安装了这个一体化系统,屋子里热乎乎的,还供了氧气,日子不再难熬喽!”才仁多杰竖起了大拇指,“后勤保障跟上了,我们干工作的劲头也更足了。”

这个点赞,让辛苦了一年的黄河公司新能源维检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刘永朝觉得值了。

“可可西里是青海生态巨变的一个缩影,是享有极高的社会知名度的生态保护标杆,必应得到绿色能源的保护。”黄河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显贵说,“可可西里一体化”集成研究与应用项目是黄河公司将“光伏+”系统在极高寒、高海拔地区首次应用的实例,很好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为国家电投的“新能源+”品牌提供了优秀范例,是光伏产业新模式的示范。

在中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作为在新能源发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国家电投在做强做大做优新能源产业的基础上,追求将绿色能源应用辐射到社会生活更广泛的领域,惠及广大社会群众。

“2035一流战略”突出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跨界融合、智能协同,受到重点保护的国家级生态自然资源得到绿色能源的支持是保护区的内生要求。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为黄河公司打好“未来牌”抓住“大市场”提供了新视野。国家电投在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中强调打好“三副牌”,其中在“未来牌”突出“创”,“可可西里一体化”集成与研究项目集光伏发电、储能、供暖、供氧一体,多能利用,在解决保护区实际困难方面实现了创新。

“你看,虽然是无人区,但有各种高原生灵为伴,可可西里的美无声无息。也希望国家电投能给这片净土提供更多的绿,增添更多的美!”华才仁用手指着远方说道。

原标题:新能源+“可可西里”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青海新闻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