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获投5000亿!电网建设再加速
日期:2022-02-10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utianyang_tsj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1月中旬召开的国家电网2022年度工作会议透露,2022年,在电网投资方面,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金额为5012亿元,首次突破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国家发改委近日召开的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表示,要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推动跨省区输电通道加快核准,并尽早开工、尽早投产,有效提升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业内分析认为,在国家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推动的背景下,电网建设特别是特高压和配电网两个领域将迎来加速期。

电网投资持续增长

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披露的数据粗略计算,“十四五”期间,我国电网投资总额接近3万亿元,高于“十二五”的2万亿元、“十三五”的2.57万亿元投资额。分析认为,3万亿元仅是电网投资的下限而已。

电网投资缘何持续增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据业内分析,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是推动电网投资增加的直接原因。城镇化和农村新增需求持续推动电力负荷增加,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加速电气化带来用电新增量。根据中电联报告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超4.8%,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为9.5万亿千瓦时。

除了用电量增长外,电力系统和电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能源向主体能源迈进,据预计,未来几年,年均新能源装机有望超过1亿千瓦。与此同时,分布式电源发展、电动汽车接入提速。在这一趋势下,亟需增加电网投资,新建外送通道,提升配网智能化水平,实现数字化赋能,更好支撑电力系统转型。

“今年的货币政策是稳字当头,要做有效加法,走在市场曲线前面。因此,可以判断,其发力点不再是传统的房地产行业,而是新基建等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项目,而特高压、新能源等正是新基建的代表。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金融的活水将更多流向这些领域。”有熟悉金融政策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无论是从客观现实需求,还是从主观转型意愿,抑或从外部支持条件等方面来分析,电网投资增加都在情理之中。

特高压建设将成重头戏

那么,在电网投资持续增加的背景下,这些钱将如何花在刀刃上?

行业观察人士王康表示,电网建设投资主要方向是补齐两头短板:一是以特高压直流为主的跨区跨省输电,以解决新能源大基地送出问题;二是加强配电网建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分布式电源发展、电动汽车接入以及需求响应要求,提升“源荷互动”的能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14交16直”,在建“2交3直”共35个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

分析认为,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背景下,特高压通道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也是破解能源电力发展深层次矛盾,实现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转变的有效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特高压建设必将提速。

据了解,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可开发资源约60亿千瓦,如果全部有效开发,相当于新建18亿千瓦常规火电,但我国70%以上的清洁能源集中在西部、北部地区,当地难以完全消纳,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消纳,这就需要发挥大电网的资源配置优势。

“一方面要让当前既有通道更高效输送新能源,另一方面要新建跨区跨省通道,完善省间交易机制,促进新能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王康表示。

2021年3月发布的《国家电网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已建跨区输电通道逐步实现满送,提升输电能力3527万千瓦。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

据记者了解,“十四五”期间国网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包括已经建成投产的陕北-湖北、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核准在建的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和闽粤联网工程,以及新增、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川渝特高压交流和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等“3交8直”重点工程。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批新增输电通道建成后,将提升跨省跨区输电能力6000万千瓦以上,促使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

助力补齐配电网“拼图”


配电网涵盖电力生产、传输、存储和消费的全部环节,具备能源互联网全部要素,是发展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的物质基础。根据相关研究,“十四五”时期,配电网规划将由传统物理网架规划向能源网架、信息支撑、价值创造三大体系全面延伸,推动以电为中心的智慧能源系统建设。业内认为,电网投资增加将有利于补齐这一块“拼图”。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提出,既重申了新能源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作用,也正视了电网的中枢平台地位。近年来,受电源、用户两端挤压,处于中间环节的电网加速向源、网、荷协同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源荷互动”。这无疑需要提升配电网的综合承载能力、供电保障能力和普遍服务能力。

王康表示,当前,随着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大量接入配电网,负荷正从单一用电向发用电一体化方向转变,这为电力系统局部用电平衡、运行方式安排等带来新挑战。新能源更大规模发展,也要求负荷侧提供柔性调节能力,以实现“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的转变。

配电网领域也被认为是数字化赋能的一个关键领域。新增投资有利于深化采集感知,加强配电网感知终端建设,并向用户侧延伸拓展,建设与配电网智能调控、智慧运检、智慧用电等业务相适应的信息感知基础设施,从而提升电网实时感知、广泛互联、安全可控水平,助力电网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

原标题:获投5000亿!电网建设再加速
 
相关阅读: 碳达峰 碳中和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