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号“陈大胆”
追日进入新能源领域的时间,其实不算太长。
短短五年时间里,追日迅如旋风、冉冉升起,刀锋锐不可当——建成中国第一座商业化运营的国家电网襄阳邓城电动汽车
光伏充电站;随车充电机、充电桩系列产品列入上汽、东风等新能源车配套名录;在青海、陕西、新疆等地连年成功完成光伏电站EPC总包项目;荣获中国光伏电站领域“2014年度十佳
光伏逆变器企业”和“2014年度十佳光伏电站EPC企业”荣誉……而这些“爆发式”成就取得的背后,是密集而强劲的技术创新在发力——在业界率先推出兆瓦级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全球首次推出逆阻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开发出可将发电效率提升10%以上的MagicSystem系统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推出多功能柔性连接电池PACK产品……
事实上,自追日诞生之日起,这种包含有太多“冒险”成分与“拼命”精神的技术创新意识,就已内化到这家企业流淌的血液中去,成为其自身的一种基因,支撑着其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跨越。作为掌舵者,陈建国似乎天生就有一种“敢于玩儿命做研发”的血性——这在追日起家产品的研发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但国内钢铁、石化等大型工厂却普遍被“高压电动机难起动”问题束缚住手脚,当时国际上也没有合适的技术产品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97年成立伊始的追日电气遂决定研发高压大功率电动机液态软起动产品。然而,一家刚成立不久、资金、设备、技术、人员等等都还十分匮乏的公司,要想攻破这一世界性难题,谈何容易?国有工厂技术厂长出身的陈建国面对眼前的困难却没有丝毫畏惧,这一方面缘于他内蕴着勇于挑战的激情,另一方面,也缘于他有过做研发的充分经验与底气:早在担任国营襄樊辊道窑设备厂厂长时期,他就曾带领团队在简陋的设备与艰苦的环境中完成了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陶瓷面砖快速烧成辊道窑技术。为了做高压电动机液态软起动产品,陈建国带领团队四处调研考察,从原理论证到小试方案设计,一路奔波忙个不停;在他的主持下,小试终于过关,但随即遇到了缺乏试制资金的问题!为此,陈建国四处奔走,找朋友借来了8万块钱,买齐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用简陋的设备历经辛苦终于敲打出了第一台样机。“高压液态软起动——顾名思义,是用水来控制高压电动机的,真正搞电的人可能根本就不会往这方面去想,因为稍微弄不好,装置就有可能爆炸。”陈建国平淡地说道。样机制造出来后,接下来就要试机,而就在试机当天,团队的一名成员甚至因为害怕危险请了病假。第一次试机,接通电源后,高压电机在“嗡嗡”响声中徘徊了六秒,然后了停了下来,起动没有成功;而此时已是晚上六点左右,软起动产品的玻钢水箱在高电压之下竟已呈现出吓人的血红色,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大家的内心都忐忑万分。“虽然首次起动失败,但分析完原因,我认为并不能断定设计就是失败的,做些调整应还有空间。随后进行了改动,重新设置好后,我就跟大家说,我们再试一次!这次起动,我跟姓崔的电工师傅站在起动柜前,因为他是电工,比我更懂操作,所以我让他去按动按钮,而我就站在他旁边说为他读电流表、电压表,其实本意是为了让他心安,减少害怕。”陈建国说道。按钮按下之后,这台800千瓦的高压电动机在焦灼的嗡嗡响声中熬过了13秒时间,终于,球磨机组成功运行起来!“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描述,世界上第一台高压电动机液态软起动产品,在我们手上完成了!”陈建国说道。历史铭记了这一时刻。那一天,是1998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九——“当晚我们八个人在一家小饭馆喝了六瓶白酒,酩酊大醉。”陈建国回忆道。
高压电动机液态软起动产品让追日电气名声大噪,也为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产品迅速在唐山国丰钢铁厂、韶钢、柳州钢铁厂等等得到应用,此后还行销全球,包括西门子、ABB,东芝电机等等都配套使用了这一产品。追日电气的高压电动机液态软起动产品的问世被业内专家誉为中国在这一领域“里程碑”式的进步,在那个“起动难、起动风险大”的时代,为中国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位原国家冶金工业局的老领导日后在回望这段历史时,对追日评价道:“追日电气这些年为中国工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解决了极大困扰冶金生产系统的起动难题,为我们国家节省了几百亿元……”而敢于拼命做研发的陈建国,也在业内获得了一个外号——“陈大胆”。
“为什么敢于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研发呢?”记者禁不住问。
“首先,你的研发成果必须契合市场和潜在需求。作为一个新产品、新技术,其研发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只有敢于冒着风险去做研发,成果才会有意义;如果什么风险都没有,代价也很小,那谁都愿意去研发、去创新了……我们没有其他的资源可以依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一直坚信那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陈建国说道,言辞间充满着深长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