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宝元栈乡竹字上村的光伏发电站立刻就启动了,每天追着太阳跑,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光伏电站收益有分红,公益性岗位有工资。光伏收益的一部分还将作为集体经济收入。看着眼前的一片片光伏板,我们从心眼里高兴。太阳也能晒出致富路。”面对投产的光伏电站,竹字上村党员田玉海指着一排排光伏板说,宝元栈乡在丰富沟村修建村级光伏电站12亩,在三道沟村修建村级光伏电站11亩,在竹字上村修建村级光伏电站12亩。
围场抢抓“双碳”风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该县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积极融入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发展根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矿山综合整治、违章建筑清理等系列行动,科学有序推进清洁取暖,PM2.5浓度19微克每立方米、下降32.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85、下降16.4%,水源地和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去年,全年完成小流域治理40平方公里、植树造林16.3万亩、退化草地治理3.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25%,伊逊河哈里哈乡段获评全省“秀美河湖”。成功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以低碳环保为原则,力推新型工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强力推进环保治污,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铁腕治污,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强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今年,重点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矿山治理修复、大规模国土绿化等生态工程,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强化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完成国土绿化2万亩以上、退化草原治理4.5万亩、小流域治理67平方公里、河道治理20公里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0.5%。狠抓森林草原防灭火,健全“17435”大网格管理体系(突出塞罕坝1个核心,建立全县7个防灭火战区大网格,靠前驻防4支应急保障队伍,打造塞罕坝及周边乡镇30分钟防灭火应急救援圈、相邻区域50分钟防灭火应急支援圈),完成野外视频监控、林区疏浚防火路网、配电线路绝缘化改造工程建设,坚决确保塞罕坝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绝对安全。
壮大生态产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该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路径,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低碳产业为围场创造了先天优势,绿色经济为围场留足了发展空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1+2”产业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御道河谷旅游文化区等8个文旅项目建成运营,御道口村、三义号村分别获评全国、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钓鱼台湿地公园、塞罕坝生态科普园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成功承办全国“生态文旅与乡村振兴实践创新”论坛。食品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全县有机食品认证企业达到17家、认证单品总量45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3家,其中25家企业入驻“承德山水”平台。能源环保产业加速转型,总装机170万千瓦的9个风光电保障性并网项目获省市批复,总投资5.95亿元的国电投新能源储能装备制造和森禧木业生态板材项目竣工投产。创新推行八大产业链长制(全面推行新能源产业、培训产业、中医药康养产业、体育及文化旅游产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生态农业及林业苗木产业、“双碳”产业、军民融合产业八大产业链长制),一链一策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实施“生态+”战略,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等结构调整,启动塞罕坝双碳展示区、县城双碳体验区和兰旗卡伦双碳产业园区建设,实施低碳营区改造、碳中和小镇等示范项目,整体打造“塞罕碳谷”,建立推广“一碳生四金”模式,实现碳汇价值、品牌溢价、经营收益和分红收入相统一,打造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围场样板。谋划实施零碳酒店改造、碳中和共享工厂等“双碳”项目,全力推动国有滦河林场纳入全市首批碳汇交易行列。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气候经济、山上经济、水中经济、林下经济等,让空气变财气、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林地变宝地。
原标题:围场发展低碳产业助推“绿色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