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撤资:许家印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
这一时期,看好并进军
光伏电站的商界明星大咖,许家印并不是唯一一个人,史玉柱、董文标,这些曾经跟光伏不沾边的人物,都齐齐杀进光伏,成为那手握重金来攻城夺寨的“野蛮人”!
2014年,史玉柱斥资2亿美金,在上海秘密成立“绿巨人”公司,一路招兵买马,定下当年拿下500兆瓦光伏电站的目标,2015年则要开发1吉瓦
光伏发电。史玉柱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上课学习清洁能源,要“争取三个月拿到硕士学位”!
董文标的中民投,衔金而生,更是财大气粗!规划在未来5年投资1500亿-2000亿元进行光伏产业运作,要“五年之内成为国内新能源老大,在光伏发电行业五年内做到全球第一”。 目前,中民投的宁夏200WM、云南50MW、安徽20MW、青海30MW光伏发电项目相继破土动工。
如今,许家印的已先行撤退,这是否会影响到史玉柱、董文标对光伏行业的信心,引发这个行业的连锁反应呢?
目前,“绿巨人”显然是已经遇到了麻烦,史玉柱连发多条微博,“抱怨”光伏行业的混乱:在内蒙古等地,建好电站后发现,市政府把指标收回并转给倒卖“路条”的人了,“买光伏‘路条’1吉瓦要4亿元,(绿巨人)坚决不买“路条”。
但这,可能只是麻烦的刚刚开始。
光伏电站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投资风险。第一,电价和补贴政策变动对于企业具有不可控性;第二,投资过程中选址、工程质量等操作层面的问题;第三,当地规范的适应性,等等。对于资金密集且回报周期较长的光伏电站来讲,对行业的了解和经验显得尤为重要,这并非是有钱、任性,就能玩得转!
利益,永远是商业王道。对于投资者来说,光伏电站的致命吸引力就在于电站的稳定回报。一个光伏电站,乐观情况下七八年可以收回成本,而整个运营周期为25年,投资回报可以达到10-11%。对于做传统实业来讲,这样的回报并不低了。不过,光伏电站为资金密集型投资,回报周期长,对于资金流动性较高的企业并不适宜长期持有。
对于董文标、史玉柱们而言,拥有资金的体量,拥有战略投资的理念,其在商界摸爬滚打的阅历也不会允许其冒然跟随别人的步伐。投资是否调整或止步,在于对这个行业的信心,以及是否适合自身的战略。如今,许家印已“反悔”不玩了,你们呢?你们对光伏,会是真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