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燃料电池企业集体在向大功率快速迭代升级。
国内燃料电池企业集体在向大功率快速迭代升级。
日前,捷氢科技旗下捷氢启源系列燃料电池系统两款产品通过强检,其中一款是捷氢启源P4Max的256kW燃料电池系统。1月,山东重工·山东港口首批氢能重卡示范运营交付仪式在济南举行,本次交付的氢能重卡搭载的是潍柴动力200kW级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
去年12月,亿华通研发的240kW燃料电池发动机“G20+”正式通过中汽中心检测。同月,上燃动力发布了200kW的高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此前,风氢扬、重塑科技等多家燃料电池企业也均推出了大功率产品,并在研发更大功率的燃料电池。电堆企业中,氢璞创能、氢晨科技、新研氢能、清能股份、雄韬氢瑞、新源动力也都向这一方向延伸。“大功率”已经成为我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词之一。
燃料电池快速向大功率进阶
近年来国内主流燃料电池电堆企业都在持续研发大功率产品,所布局的最新一代产品,均以大功率、长寿命、高功率密度等性能亮相。
上述消息中,捷氢科技通过强检的256kW氢燃料电池系统,搭载捷氢燃料电池电堆的功率密度达4.1kW/L,该燃料电池系统在25秒内可以实现零下30度低温冷启动,最高工作温度可达95度。
潍柴动力200kW级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适配于牵引车、自卸车和环卫车等重型卡车市场,采用超薄石墨板电堆,寿命超过30000h,采用智能化的水热管理控制技术,可实现-30℃的快速低温启动,系统更可靠耐久。
亿华通240kW燃料电池发动机G20+是首款额定功率超过200kW的单系统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质量功率密度达810W/kg,产品在低温冷启动、低温储存、动态响应等方面性能优异,各项参数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亿华通发布这一产品,标志其自主大功率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实现历史性突破。
上燃动力所发布的200kW高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最高效率达60%,质量功率密度为760W/kg ,设计寿命15000小时。此外,风氢扬马上将推出200kW燃料电池发动机;氢蓝时代已明确表示,今年将推出重卡用200kW燃料电池发动机。
除了这些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电堆企业大功率势头同样明显。2021年10月下旬,上海氢晨科技宣布,其单堆额定功率230千瓦的大功率金属板电堆完成性能测试,预计今年上半年推向市场。氢璞创能、新研氢能、清能股份、新源动力等国内主流电堆企业的产品最高功率也均突破150kW。其中氢璞创能公开表示已在研发200kW的电堆;雄韬氢瑞J系列石墨电堆功率覆盖100-200kW,目前J系列工程样堆已做完,预计2022年将推出。
国内主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集体在向大功率快速迭代。众所周知,2016年至2018年,燃料电池功率大都在30~60kW;从2019年起,国内燃料电池功率开始“突飞猛进”,到现阶段,实际装车应用的产品功率较之前已实现数倍的增长,且还在持续走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一方面,2021年以来,燃料电池系统最大补贴功率上限提升至110kW,与此同时,国家强调重点推动燃料电池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产业化应用,并向重型货车倾斜,而重型货车对更大功率燃料电池有实际应用需求。
“基于长途和重载的应用,大功率成为一个必然的技术路线趋势。比如49吨的牵引车如果真的跑干线的物流,哪怕不考虑超载的情况,200kW实际上只是起步。”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另一方面,除了交通领域,大功率燃料电池在船舶、储能等领域也有市场潜力,可有效拓宽氢能的应用边界。市场潜力驱动燃料电池企业追求大功率技术突破。
“降碳目标下,航运业减排压力大,这给船舶应用燃料电池带来契机,前景广阔。大型船舶对燃料电池的功率要求更高,因此现阶段对大功率燃料电池的攻关,可为氢能船舶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另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同时,燃料电池在储能领域可发挥调峰作用,即在白天光伏发电高峰时进行电解水制氢储存,晚上低谷时利用燃料电池发电,帮助电网调峰,这需要更大功率的燃料电池设备。
做好大功率产品还面临诸多挑战
燃料电池向大功率方向迈进是趋势,但是企业要真正做好大功率产品并不容易。
“不同功率的电堆差别不大,但从生产、技术角度来看,更大功率电堆意味着单节电池片数量增长,将导致电池片的损坏概率更高,这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精度、一致性等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家燃料电池企业技术负责人告诉高工氢电。
同时,大功率产品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电堆体积比功率、散热等多种条件的优化整合,实现质子交换膜薄而强韧、催化剂活性越来越高,以及电流密度和工艺稳定性等全方位的技术提升,同时缩短产品验证周期。这一点对相当多的企业而言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另从配套角度来看,国内现有的BOP供应链水平在可靠地满足大功率系统需求上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总体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开发大功率燃料电池,以及行业刮起大功率的浪潮,相信解决这些难题的速度应该会比想象中要快。
原标题:燃料电池向大功率“快步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