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退役动力电池,经过拆解组装的35道工序,可以重新焕发新生。有的用作电力储能站,有的用于电动自行车,有的用于智能路灯,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背景下,与动力电池装机量一同走高的还有动力电池报废量。不少消费者有所担忧,担心新能源汽车节省了石油资源看似环保,但动力电池的报废又对环境造成污染,得不偿失。
令人欣慰的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杜绝正极材料中的镍、钴等可能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杜绝负极材料中的石墨或将导致粉尘污染;杜绝焚烧隔膜可能产生的二噁英等有机物污染。
但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有杜绝污染这一项。事实上,动力电池中的锂、钴、镍是稀缺资源,开发成本很高,将资源循环利用是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年全球将有50%的锂资源缺口。而就目前来看,未来5至10年内,仍将是以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为主的锂离子电池的“天下”。
由此可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是一举三得,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实现了稀缺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国家稀缺资源的开发成本。
正因为这项事业的一举三得,动力电池回收正成为目前的风口行业,诸多企业甚至不合规的小作坊都盯上了这门生意。而国家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企业,只有45家。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废旧动力电池流向了不知名小作坊。小作坊的处理是否存在污染风险?是否能将电池循环利用?这些都要打上问号。
为了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建议从三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国家应该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约束不合规的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其次,监管部门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监管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该支持的支持,该处罚的处罚;最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应该按相关法律法规,对退役的动力电池进行合理合法处置,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将动力电池流向不合规渠道,造成环境污染风险,贻害千秋万代。
原标题:极目时评没有一块废弃电池是真正的“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