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到2013年汉能在美国的几次出手,成了汉能日后常常挂在嘴边的技术证明。“硅谷公司”、“世界纪录”以及各种高得瞠目结舌的转换率数据,在媒体对于汉能的报道中高频出现。
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厘清这些金光闪闪的标题之下,“实验室数据”和“实际生产数据”之间的微妙差别,以及“硅谷尖端技术”和“量化生产”之间的可能距离。
抄底型收购
时髦的技术参数背后一个共同点是,汉能收购这美国三家公司时,被收购对象无一例外都处于危机边缘。
汉能的海外收购项目集中发生在2012年和2013年,其中有三家被收购公司都是美国公司,位于硅谷的MiaSolé和AltaDevices,以及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图森市的GlobalSolarEnergy。
2012年汉能以3000万美元收购了薄膜太阳能公司MiaSolé,紧接着2013年又收购了GlobalSolarEnergy和AltaDevices公司,但是后两笔收购金额汉能未有披露。
MiaSolé公司以其铜铟镓硒(CIGS)薄膜技术知名,公司采用一种特殊的沉淀工艺,从而制造出高转换率的柔性光伏电池。用《纽约时报》以及其他美国行业媒体的话来说,这家公司名列硅谷最有前途的太阳能创业公司之一。
不过,在持续烧钱多年后,早期投资者终于感到不耐烦,2012年时MiaSolé的资金来源开始难以为继。据美国媒体《Greentechmedia》报道,在MiaSolé被汉能收购同年初,公司裁员了1/10的员工。在公司宣布出售时,大约有90个潜在购买者表示了意向,但最终参与竞标的非常少。最终汉能买下的成交价是3000万美元,《纽约时报》称这一成交价是MiaSolé公司开价的1/10。
和MiaSolé相似的是,汉能在随后并购AltaDevices和GlobalSolarEnergy时,也都是在这两家公司出现经营危机时介入。
就在被汉能收购前,成立20余年,专门生产建筑光一体化的GlobalSolarEnergy公司在2012年年底时曾裁员70%,并一度停止公司运营。
另一家硅谷太阳能创业公司AltaDevices则在被汉能收购前已经陷入资金枯竭的境地。《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分析称,可能的原因要么是在太阳能电池研发中损失惨重的投资机构们已经耗尽了耐心;要么就是这家公司的表现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好。
此外,里昂证券、Greentechmedia都曾撰文指出汉能收购的几家公司缺乏技术协同效应。
除了三家美国公司以外,汉能还在2012年收购了德国光伏电池制造商Q-Cells的子公司Solibro。令业界不解的是,Solibro公司采用的技术和汉能同年收购的MiaSolé技术基本没有协同效应。
GTM研究部的太阳能小组研究员MJShiao称,Solibro采用的是共蒸镀技术,MiaSolé则采用了卷对卷溅射技术,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CIGS沉积技术,称“不知道为什么一家公司要买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