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从电池产品和系统入手
IBM本身也做能源行业,主要是上游。而IBM进入
光伏也是按照这一的套路,从上游产品电池做起。
几年前,IBM 就曾与旺能光电(DelSolar)、Solar Frontier 以及东京应化公司(Tokyo Ohka Kogyo)结成联盟,共同研发光伏电池技术。据此前的报道,他们所推出的电池是由铜、锌、锡(简称 CZTS)这些常见的元素制成,光电转换率可以达到11.1%。虽说还比不上硅电池,但跟其它产品相比效率已经高出很多。而IBM也希望在未来几年中改进产品的效率,让其成为低价并且随处可见的优质能源。
与此同时,IBM还向数据中心提供
光伏发电和直流供电系统。这种电源系统可以将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削减10%。主要提供对象是容易出现电力不足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数据中心。
对于本来就有能源行业属性的IBM来说,光伏并不是他们的重要板块,所以从其原本就熟悉的上游产品和系统集成来开始介入,会得心应手一些。
阿里——从数据和系统切入
在阳光充沛的午后,你的手机可能发来提醒:家里屋顶上的小型太阳能电站已经收集足够电量,可以在下班前把米饭煮好,将洗衣机里的脏衣服清洗干净。多出来的5度电,可以卖给国家电网……这些都有可能通过“光伏云”实现大范围普及。
这是阿里描述的未来与光伏电站产生的化学反应。
阿里进入光伏是从今年才开始,算是新兵。阿里集团旗下的阿里云3月底宣布与华为在逆变器上的竞争对手阳光电源合作,共同发布“智慧光伏云”。而具体的表现为, 未来将有数十万太阳能电站接入阿里云,变成互联网 +发电站。
说白了,就是把所有光伏发电站的实时资料用来共享,并建立远程的自动化管理和设备状态预警,透过这些资料挖掘和分析从而来提高电站效率和利用率。
根据双方的预测,智能光伏云预期可每年将发电站的收益提高3%-7%,这相当于1GW的太阳能发电站,每年可增加5,000万元人民币收入。
从长期来看,太阳能光伏产业与云端服务结合所带来的收益可能不仅仅是这样,云端系统可分析给出太阳能发电站所处位置的精确天气预报,可以进行跨区域的能源供给和消费调整,对降低电力传输的损耗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