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九曲黄河奔流入海,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同时,黄河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连接西北高原与东部渤海的重要生态廊道,更是我国横跨东、中、西部的重要能源基地。由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加之长期以农业生产、能源开发为主,沿流域部分区域环境质量变差,且多重环境问题交织。
202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立足全流域,坚持生态优先、量水而行原则,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其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统筹好流域生态保护与能源转型发展关系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若尔盖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同时,该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广、类型多,中度以上生态敏感区面积占到全流域面积的70%以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问题交织,存在着荒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问题。
黄河流域主要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且空间分布不均。虽然,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约797.5亿立方米,只为长江流域的7%、全国水资源总量的2.75%,却承载着全国12%的人口、15%的耕地及5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供水任务。在用水强度方面,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超过80%。除上游青海、四川水资源生态盈余较大外,中下游各省(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普遍大于水生态承载力。据初步估计,即使在全面强化节水的条件下,到2030年黄河流域缺水量仍将高达138亿立方米,形势十分严峻。
黄河流域能源开发早、规模大,为地区及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流域内已经建成九大煤炭基地、六大煤电基地、多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煤层气勘探开发基地,以及诸多风能、太阳能开发基地。2020年,黄河流域煤炭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石油、天然气产量占比均超过30%,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也达到26%,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要继续开发流域内的煤炭,但必须根据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优化开发布局,合理确定生产建设规模,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有序有效开发山西、鄂尔多斯盆地综合能源基地资源,推动宁夏宁东、甘肃陇东、陕北、青海海西等重要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等。
统筹好流域传统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互补耦合
黄河流域被称之为“能源流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煤、油、气、风、光、地热等多品种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基础储量占全国的75%左右;石油资源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国的36%;黄河流域三大盆地天然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和累计探明技术可采储量分别占全国的40%和36%;地热(200米以浅)资源量占全国11%;风能资源开发潜力占全国一半以上;太阳能资源主要为Ⅰ类和Ⅱ类区域,其中内蒙古额济纳旗以西、甘肃酒泉以西、青海湖以西属于极丰富带。
黄河流域已经建成大批国家级大型煤炭基地、煤电基地,以及水电基地、光伏发电领跑基地等。虽然,风电、太阳能发电快速发展且渗透率逐步提高,但受其稳定性较差以及弃用现象频发等问题的影响,风电、太阳能发电利用小时数明显低于水电和火电。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后对煤电装机的备用需求也大幅度提高,为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电机组的发电效率。
考虑到黄河流域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需统筹好能源保供与绿色低碳转型之间的关系;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格控制新增煤电规模,加快淘汰落后煤电机组;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力度,稳步推动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利用;强化科技创新与应用,着力发展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支撑油气资源高效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加速发展新能源,实现安全有序替代。坚持集中开发和分布开发并举、扩大外送和就地消纳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的原则,大规模开发风电和光伏发电。加快构建风光水多能互补系统,增强清洁能源消纳外送能力,协调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耦合发展。
统筹好流域上中下游地区的能源转型发展重点
黄河流域地域跨三大地带,面积广、人口多,内部存在明显差异。例如,2019年,黄河下游山东省的GDP是上游甘肃省的2.1倍,源头的青海玉树州与入海口的山东东营GDP相差超过10倍。虽然西北部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以及辽阔的土地,适宜于大规模风电与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建立,但因受到人口、经济体量的限制,本地消纳能力明显偏低。因此,需从实际出发,发挥区位优势,统筹好流域上中下游的能源转型发展重点。
在上游地区,应重点打造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充分发挥风光资源优势,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主推进风光基地建设,配套发展抽水蓄能等储能产业,完善电力外输通道,并适当发展高能耗、低污染产业,促进电力就地消纳、推动经济增长。煤炭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则需逐步清退。目前,国家已计划将上游的青海省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重点发展光伏、风电、光热、地热等新能源,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促进更多清洁电力实现就地就近消纳转化。
在中游“几字湾”地区,应重点打造综合能源基地。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资源,发挥化石能源调峰作用,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开发消纳基地。推动油气开发和新能源产业融合共生,加快推进风光气氢微电网集群建设。加强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战略布局,有序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地热业务,快速提升地热开发利用规模,拓展中深层地热供暖业务。
在下游地区,应重点推进能源基地转型和安全保障设施布局。利用沿海优势,打造千万吨级沿海LNG接卸基地,推动黄河中下游能源生产基地向全国能源储运枢纽转型。加快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集约化利用。大力推进“光伏+”综合利用,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积极推进规模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
统筹好流域能源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
受地理条件等制约,沿黄河流域各省区经济联系度历来不高,区域分工协作意识不强,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推动黄河流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需要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强政策沟通协调,争取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沿黄河流域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各省区产业倚能倚重、低质低效问题突出,以能源化工、原材料、农牧业等为主导的特征明显,缺乏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地区和城市的转型思路基本相似。例如,一阵风地建光伏风能、一窝蜂地上氢能、一股脑地进军煤化工等等,这种同质化、同构化的转型模式,潜伏着较大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强宏观层面的统筹规划,协调好各地区之间的分工和布局,实施差别化转型战略。各地既要注重保障改善民生、治理生态环境、培育多元产业,又要致力于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增强抵御转型风险的能力。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枢纽。截至2021年底,黄河流域已建成“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煤运体系,“晋陕蒙”调出量约占全国跨大区间调出总量的80%;建成了完善的油气骨干管网设施体系,有力支撑了国家“西油东送、北油南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国家油气输送战略;建成以特高压为代表的电力外运输送体系,流域各省区已建成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输送能力约占全国“西电东送”总量的34%。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西部大开发加快形成新格局,为黄河流域东西双向开放提供了广阔前景。因此,应按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总体要求,深化能源领域市场化改革,推动跨省区能源市场一体化,不断完善能源价格、财税、绿色投融资等方面政策,改善流域营商环境,支持开展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放式转型发展局面。
原标题:吕建中:统筹推进黄河流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