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全球净零转型的代价与未来
日期:2022-04-2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zhanganji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截至2021年底,70多个国家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85%,虽然多数国家和企业都表态要向净零未来迈进,但真正的经济代价仍是未知数。净零转型不仅意味着能源经济格局的重大变化,而且对许多实体而言也意味着,在气候应对措施仓促上马的短期风险和拖延怠工的长期风险之间的两害相权。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2022年初发布的报告以2050年为时间框架、以控制升温1.5摄氏度为目标、以央行监管机构绿化金融网络(NGFS)定义的碳中和愿景为背景,从电力、工业、运输、建筑、农业、林业和其他(废物处理)等7个能源和土地利用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净零转型的经济成本和影响,提出必须对能源和土地利用系统进行全面转型,才有可能实现净零排放,并认为转型对需求、资本配置、成本和就业将产生显著和正面的影响。

净零达成需以能源

和土地利用系统的全面转型为基础

气候研究表明,要稳定气候和减少气候灾变的可能性,必须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地球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7个能源和土地利用系统,其中林业和其他(废物处理)两个系统也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但效率远远不够。

在电力系统,发电和取暖贡献了30%的二氧化碳和3%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其中发电二氧化碳排放占大头;工业系统包括各种生产工艺,如钢铁、水泥和化工产品的生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处理和炼制,贡献了30%的二氧化碳、33%的甲烷,以及8%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其中钢铁和水泥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分别是该系统的第一和第二位;运输系统,包括公路、铁路、海运和空运,以及其他运输方式,贡献19%的二氧化碳和2%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其中公路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最高,达75%;建筑系统,包括烹饪和取暖,贡献6%的二氧化碳排放,其中商用和民用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三七”开;农业系统,包括农用能源使用、农耕和渔业等贡献1%的二氧化碳、38%的甲烷和79%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其中农业二氧化碳排放占大头,高达96%;林业系统贡献14%的二氧化碳、5%的甲烷,以及5%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其他(废物处理)系统贡献23%的甲烷和3%的一氧化二氮排放。从这些数据可见,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和一些生产工艺。

伍德麦肯兹建议,要实现去碳化,需要转变能源结构,从化石燃料转向无排放或低碳能源,调整工业工艺和农业方式、提高能效、管理能源需求、利用循环经济、减少高排放商品的消费,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提高长期和短期温室气体的吸纳效率,避免伐木、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伍德麦肯兹认为,净零转型的重要特征是其在整个能源和土地利用体系,以及全球经济中具有普遍性,一方面,能源和土地利用系统是排放“大户”,要实现碳中和,该系统中所有组成部分必须转型;另一方面,这个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互相依赖,牵一发动全身,是实打实的“系统工程”。

六类国家的

净零转型风险与机遇

伍德麦肯兹根据不同国家在净零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性质将其分为6种类型,从风险最高到低依次为:

1.化石能源资源国。包括澳大利亚、巴林、加拿大、埃及、科威特、尼日利亚、挪威、阿曼、卡塔尔、俄罗斯、沙特、阿联酋和委内瑞拉,其化石能源生产通常占其GDP和实物资产的比例较大。这类国家在净零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较大,包括政府收益受损、资本支出的转移和重置、寻求经济多元化的紧迫性加强等。但这些国家同时也具备较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和风能,这为其净零转型提供了机会。

2.制造业国或高排放国。包括孟加拉、中国、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南非、泰国、土耳其、乌克兰和越南,GDP有较大比例来自高排放的制造业、发电业和农业,未来可能面临较大的资产贬值风险。这类国家净零转型通常应聚焦于生产工艺的去碳化,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引导农业人口采用低碳方式生产或离开农业。

3.农业国。包括加纳、肯尼亚、摩洛哥、菲律宾、塞内加尔和斯里兰卡,其农业提供58%的就业、贡献30%的GDP,净零转型应以引导农业采用低碳生产方式为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投资新资产,特别是发电资产。这类国家通常具有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森林资源。

4.土地利用密集国。包括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洪都拉斯、马来西亚、巴拿马、秘鲁和乌拉圭,基本都已进入早期或中期工业化,农林业占GDP比例也较高,超过5%,需要在保护森林的同时满足土地使用需求,可再生能源、矿产、森林资源丰富,利于净零转型。

5.下游排放制造业国。包括奥地利、保加利亚、车臣共和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韩国和瑞典,其为中、高收入国家,主要从事汽车制造、工业机械行业,但由于产品多以化石能源为基础,对其产品的需求将在净零转型过程中下降,应对之策包括开发新产品、建立供应链。不少国家都大力投资研发相关技术,有利于在未来净零转型过程中占据低碳技术优势。

6.服务型国。包括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希腊、爱尔兰、以色列、荷兰、新西兰、葡萄牙、新加坡、西班牙、瑞士、英国和美国。这类国家受净零转型影响最小,但特定地区或部门仍存在风险,消费者排放也往往最高,因此需要改变消费者习惯,可利用充裕的自然、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新的低碳工业或服务,如提供资金或信息,支持转型。

净零转型对需求、资本配置、成本和就业的影响

伍德麦肯兹提出了净零转型所需3个层面9个层级的条件,只有能源和土地利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达到这些条件时,才能真正实现去碳化。一是实物层面,即技术创新、建造大规模供应链和基础设施的实力、必要的自然资源。二是经济和社会层面,即高效资本再分配和融资结构、需求转型及短期单位成本上升的管理、提供补偿机制应对因能源转型导致的社会经济影响。三是管理层面,即建立有效的管理机构、国家与私营和社会之间的承诺和合作、民众的支持。

伍德麦肯兹通过对需求、资本配置、成本和就业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净零转型需要进行的调整。在需求方面,政策、技术、消费者和投资者偏好的变化将导致高排放产品和服务不再受欢迎,而低排放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则会提升,进而引起跨价值链的变化。预测显示,到2050年,燃油车将退出市场,电动汽车的销量则从2020年的5%增至100%。在资本配置方面,资本流向低碳资产。在成本方面,净零转型进程必将导致投资和能源消费向低碳资产迁移,引发运营成本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在就业方面,市场的重塑和新的操作模式及流程,将改变对劳动力的需求。

这些影响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能否抓住机遇关系到国家和企业的未来。

净零转型对全球贸易的影响

21世纪初以来,全球交易的中间产品价值翻了3番,达到每年10万亿美元。对于制造国而言,由于生产工艺和能源使用方式,大量出口产品意味着其国内碳排放的增加,尤其在化学行业、纺织业、皮革业和家电业,在中国和印度的碳排放中因外国终端需求引发的占30%~60%。

但随着净零转型的推进,对高排放产品需求的下降和对低排放产品需求的增加将使全球贸易流向发生变化。如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偏好,将使能生产低排放产品的国家和地区成为商品流出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也将设法生产低碳产品或使用低碳技术来满足国外需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国家或地区因生产低碳产品或服务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的现象。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一些行业贸易模式的改变,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矿物等,这些都需要在进行净零转型时系统地考虑。

也正因如此,向净零转型时的全球贸易流向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结果也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偏好、管理方式的变化、不同地区采取的转型方式等。在特定情况下,一些原来的国际市场可能本地化,如全球油气市场可能转型为本地或区域的电力或氢能市场,而一些国家则可能有机会在发展本国工业的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净零转型的五大特点

根据伍德麦肯兹报告,净零转型具有全球性、规模性、前期性、不均衡性和风险与机遇并存等五大特点。

1.全球性是指当前所有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都来自七大能源和土地使用系统,因此净零转型必将涉及全部人类社会。

2.规模性是指净零转型涉及的巨大资金规模。伍德麦肯兹预测,2021~2050年,实现净零转型而投向能源实物资产和土地使用系统方面的资本支出将高达275万亿美元,年均9.2万亿美元,即从当前资本支出的基础上年增3.5万亿美元,直至2050年,这个数字相当于2020年全球公司利润的一半。另外,还需要将原来每年用于高排放资产的资本支出拿出1万亿美元投向低排放资产。这些支出规模巨大,但相关融资模式尚未成型。伍德麦肯兹还在报告中指出,净零转型技术革新对降低资本成本的速度将快于预期。

3.前期性是指资金前期投入大。伍德麦肯兹称,短期内,全球发电平均成本将先增后降,但这一增一降的速度在不同地区表现各异。2020~2040年,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的建立,满负荷发电成本在经营成本、资本成本和新旧资产折旧中的占比将增加25%。消费者前期资本成本将增加,短期内将不得不为电力支付更多资金,这对全球低收入家庭均有不利影响。

4.不均衡性表现在不同国家所受影响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化石能源出口国受影响更大,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维持经济发展和低碳设施上的投入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是发达国家相关投入占比的1.5倍以上。高排放企业(占全球GDP的20%)将在需求、生产成本和雇佣方面面临极大挑战。根据预测设定,2050年,煤炭将淡出市场,油气产量将分别较现在减少55%和70%,其他领域如钢铁和水泥将因工艺调整而导致生产成本较现在分别增加30%和45%。

5.风险与机遇并存。在净零转型过程中,高排放资产地位不断下降,低排放资产则反其道而行,导致的风险包括能源价格飙升、能源供应不稳定,以及资产减损等。到2050年,仅电力资产的减损额就将高达2.1万亿美元。因净零转型而失去存在价值的直接和间接工作岗位也将达到1.85亿个,化石能源开采及化石能源发电企业的工作岗位将分别减少900万个和400万个。但与此同时,净零转型的过程中也不乏机遇。去碳化工艺和产品、低排放企业取代高排放企业、协助去碳化的服务(建立相关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服务等)都大有可为。在消除高排放工作岗位的同时,净零转型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工作岗位也将达到两亿个,可再生能源发电、氢能和生物燃料领域将创造800万个就业岗位。虽然转岗需要系统的培训和扶持,但将为更多人提供机会。预测还显示,无序转型的经济成本更高。政府和企业需协同一心、共克时艰,立即行动,做好转型预案才有望控制风险,抓住机遇,实现净零未来。 

原标题:全球净零转型的代价与未来
 
相关阅读: 净零转型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石化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