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的角度,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到底需要多少投资?“中国绿色投资从现在到2060年,可能需要139万亿(人民币,下同),这个对应每年大概占到整个GDP的总量是2%左右。”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王汉锋称。
分时间段看,王汉锋认为,在2021年至2030年,为达到“碳达峰”中国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每年2.2万亿元。2031年至2060年,为了实现“碳中和”中国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每年3.9万亿元。
分行业来看,王汉锋表示,为了达到“碳中和”目标,电力行业的绿色投资需求最大,总需求达到67.4万亿元;其次为交通运输和建筑行业,总需求分别为37.4万亿元和22.3万亿元。
“绿色投资需要的资金对接的就是绿色金融。”王汉锋称,中国目前正在全方位建立整个绿色金融体系,但对标绿色金融发展领先的区域,比如欧洲仍有一些差距。从整个国际上看,中国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在快速上升,甚至包括在更为细节的ESG体系,中国也是在快速拥抱。
王汉锋认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会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等产生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具体会体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是科技助力。实现“碳中和”的进程本身就是一场技术革命,技术进步对全面运用可再生清洁能源起关键作用,也是实现节能的重要手段。
第二是能源变“轻”。一方面会促进节能减排,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会加大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电等,驱动生产生活的能源方式会变得更“轻”。
第三是金融“变重”。金融分析中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多了“可持续发展”纬度,金融投资、定价、风险衡量等分析与监管过程变“重”。同时,一些传统能源及碳排放重的行业面临“过时”的风险,从而使得一些偏传统行业的贷款、股权及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价值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从而加大“坏账”、“违约”等金融风险。
第四是商品“再生”。基础材料如钢铁、有色、水泥等的生产过程中的碳减排是关键,现有资源的“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可能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向循环经济转型,并显著提高关键材料的利用率和回收率,在钢铁、水泥、肥料和塑料等领域尤为关键。
五是区域“重塑”。不同区域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制造业技术水平和全球产业链上的地位、技术创新的能力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不同经济体应对“碳中和”革命的效率。
第六是消费“低碳”。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是降低经济终端碳排放的关键手段。现今,绿色消费已渗透在居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那么在投资中,遵循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会降低投资预期回报吗?王汉锋认为,虽然实现碳中和是在将传统能源利用的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短期可能带来成本上升、中期高度依赖技术上的突破、规则的升级等,但考虑实现碳中和平衡了短期成本和长线潜在回报,且技术革命带来的中长期回报存在高度不确定性,遵循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一定降低投资潜在回报。
他还认为,全球走向碳中和使得拥有不同资源禀赋、处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市场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存在差异,积极地应对和研究是投资获取收益、规避风险的关键。
原标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到底需要多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