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创业青年周子靖的微景工坊陆续接到很多订单。这不仅得益于自己在微景观创意制作、容器造型等方面的技术经验,还因为进驻了青岛华盛绿能农业孵化器。这是青岛市科技局、市农委与即墨市政府联合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创新项目,已成功孵化出微景观、蚯蚓养殖利用、食用菌种植等多个农业项目。
“昌盛要实现大发展,
光伏要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农业要通过园区化、平台化经营,建立产业综合体;金融要与实业相结合,综合运用贷款、基金、股权等手段,将之融入到具体的产业当中。”在昌盛日电董事长李坚之看来,做企业最核心的就是定位和商业模式,于是他琢磨出了全国领先的光伏农业综合体模式。
紧抓机遇逆市开创光伏新模式
说起李坚之的创业之路,颇具传奇色彩。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今天光伏设施农业的领航者,李坚之只用了四年时间。而他这样形容这份成功:“只是比同行多想了几步。”
多年科技管理工作的经历,让李坚之有机会对多个产业领域有了深刻的调研和了解,而在2011年选择下海做光伏产业,李坚之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光伏发电,即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与传统的能源形式不同,光伏发电过程清洁、安全、高效,并且太阳能资源丰富,使得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化石能源短缺和污染加剧的情形,驱使光伏发电发展迅猛,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
“我判断在未来十年,太阳能发展应该是一个爆炸式的,而未来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应该也会面临着上千倍,乃至几千倍的扩张。回首2010年,正是光伏制造走向最高点,光伏行业面临很大风险的时候,那时我就发现,光伏从制造转向应用的机遇来了。”李坚之把昌盛日电定位为太阳能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我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单纯的光伏制造业会遇到很大的发展瓶颈,于是把自己定义为光伏综合利用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角色,完成了从光伏制造向光伏应用的迅速转型,利用东部的屋顶资源把发电和高能耗的企业用电结合起来,开创一个行业新的模式。”
不出所料,2011年开始受欧债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影响,国内光伏产业遭受重创,光伏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各大厂家库存严重滞销,一些厂商停产甚至倒闭。那些依赖国外市场的巨头,一时无法适应环境突变,也如泡沫般消失在了“造富”的大浪里。而昌盛平稳地渡过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