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国外发展分布式光伏经验
国际上分布式光伏发展较好的国家具备三方面有利条件:一是具有竞争性的电力市场, 二是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制定了较大力度的经济激励政策,三是投资市场具备完善的信用体系。
电力市场开放竞争, 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德国一直是
光伏发电领先国家,且 80% 光伏项目是以居民为开发主体的分布式光伏。普通居民对投资光伏系统具有可行性、积极性, 除其房屋以独栋建筑为主、 具有屋顶资源外, 更重要的是其开放竞争的电力市场。 只要符合安全、 环保、 土地使用、 并网标准等要求,投资者参与可再生能源电源开发的申请手续便捷, 市场进入门槛较低。通过上下网安装两个电表, 分布式光伏开发者既可以 “自发自用, 余电上网” ,也可以全部出售,甚至可以集连成片、 以股份形式共同开发并分享发电收益。美国加州等实行“净电表” 政策, 电量也可以自由买卖, 竞争性电力市场是重要的前提。
可再生能源发电支持力度大,保障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德国、日本等国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都显著高于我国,基本是我国的两倍以上,但分布式光伏发电收益稳定、盈利空间远高于我国,德国前两年甚至出现了分布式光伏发展超过预期,政府主动控制发展规模的情况,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较大力度且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力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的支持,如德国、日本实施固定电价政策,美国实施配额制和“净电表” 政策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税收手段等增加化石能源利用成本,内部化其环境外部性成本,高电价使分布式光伏获得了公平竞争环境,具有市场竞争力。德国 2014 年居民电价约为 26 欧分/千瓦时(2.2 元/千瓦时) 左右,电价中各类税收约占一半,主要是资源税和环境税种。在较高稳定的收益率面前, 分布式光伏成为养老金、 保险等争相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热点领域。
投融资市场信用体系完备,为创新融资模式提供了基础。美国、德国对分布式光伏系统投资者都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系统,包括对组件采购、系统维护、电量生产等数据都进行实时统计,信息透明、及时公布,对投资者权益进行了保护,且便于对资产评定和估值,有利于光伏资产证券化。美国 Solarcity 公司就创新建立了这样一个融资平台,利用美国投资新能源可抵扣税的鼓励政策,通过统一租赁屋顶资源,负责项目选址、开发、运营,与屋顶业主获取、分享电费和抵税收益。由于资产盈利性好,公司上市并获取了良好信誉,将光伏资产证券化并向投资公司、社会资本等融资,并与特斯拉电动汽车、谷歌等公司等合作开拓新的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
五、 促进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的思考
分布式光伏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描述的能源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核心技术,发展分布式光伏是实现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重要特征, 是全球大势所趋。就我国当前而言, 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金额小,是最易吸引社会资本的领域。但实际情况是, 一方面大量的社会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领域, 只能投向房地产等过剩产能领域;另一方面是类似分布式光伏等新兴行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步履维艰。
虽然我国的体制机制与国外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但国外在创建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制度环境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为此, 提出如下建议:
(一)切实落实已有政策,清除各种风险
一是地方政府统一规划、加强协调,对新建厂房、公共建筑、高速和加油站闲置空间等提出建设分布式光伏的要求,预留场地、规范标准, 保障分布式光伏资源来源。
二是加强监管,加大对地方政府和地方电网公司的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机制,对分布式光伏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报告,对相关政策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及时调整不足之处, 清除政策落实执行中存在的障碍。
三是完善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项目备案、并网、补贴发放流程,保障项目收益持续稳定, 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政策实施层面风险。
(二)开展电力运营模式创新
必须改变电网公司的盈利模式,将其“购售电” 价差盈利的模式, 改为政府考核运营管理效率、核定盈利水平的模式。只有这样, 电网企业才会真正开放分布式光伏项目在配电端的发展,光伏发电冲抵其售电量不会影响其收益,从而使分布式光伏能够向第三方售电,拓宽了对适宜屋顶的选择范围,从而大大降低自用电比例不足带来的收益降低风险,并最终形成 “第三次工业” 所描述的千家万户发展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局面。
(三)创新投融资政策机制
在国家金融创新要求的鼓励下,深圳前海分布式光伏示范区也开展过“众筹” 模式的金融创新,但这个“股权众筹”的模式没有消除投资风险,增加了协调多达上百人利益的新风险。从国外情况看,个人用户总投资额不大、不存在第三方风险,是最易鼓励发展的领域。因而,建议应加大对江浙粤等经济发达地区、有自住房屋居民或农户的小额金融支持力度。
未来,必须要推动分布式光伏资产可证券化,其核心是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体系,对组件商情况、组件产品质量、开发商资质、项目发电量、 地方政策变动等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项目风险评估机制,并吸引保险机构的介入,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从而为电站产权交易等新型分布式光伏项目融资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
作者:谢旭轩 高 虎
作者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