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三峡集团立足大水电业务之外,欲在“十四五”期间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其中之一就是大规模布局储能业务,多个子公司投资进入储能领域。
近日,三峡水利宣布,与赣锋锂业、长江电力以及长江绿色发展基金,拟共同出资20亿元成立电池资产管理平台,布局新型储能、以及储能电池回收业务。
除赣锋锂业是国内锂资源开发企业之外,其余三个投资方均隶属于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是三峡集团的主体上市公司,三峡集团持有其54.91%的股份。三峡水利是长江电力的子公司,长江电力持有三峡水利12.58%的股份,拥有其控股权。长江绿色发展基金于2019年成立,目前三峡资本持股40%,长江三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0%。
上述平台中,赣锋锂业出资6亿元,持股30%,其余三方共出资14亿元,持股70%,该平台资本金远期规划或将扩大至50亿元。
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储能业务尚未盈利,主因是大多数储能电站尚未有明晰商业模式,市场机制不健全,同时系统成本高昂。三峡集团的布局主要着眼未来的产业布局。
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在2021年6月接受媒体专访时称,国内千万千瓦级的水能资源开发已经离“天花板”不远,而且越到后面开发难度越大、成本越高。大水电虽是三峡集团的看家本领,但新能源业务也是三峡集团未来保持清洁能源发展优势的关键力量。“我们举全体三峡人之力支持新能源业务发展,将新能源作为三峡集团核心主业进行打造”。
由于新能源的波动、间歇性等特点,储能作为一种柔性电力调节资源,可以平抑其上述特性。长江电力在今年4月30日披露的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中称,将持续发力,以风能、光伏等作为补充,用数字化技术和储能技术实现供需平衡。
这一战略动向,已有落地。2022年4月,长江电力、三峡集团河南分公司与煤炭供应商永泰能源(600157.SH)与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河南省郑州市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出资在河南全省投资建设储能项目及其他新能源项目。预计2030年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储能项目和其他风电、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并与永泰能源火电项目联动,实现“风光火储”一体化布局。其中储能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项目。
今年4月,三峡能源(600905.SH)宣布,公司在甘肃、河南、江苏、辽宁等19个省份已配置和欲配置电源侧电化学储能,合计约6吉瓦时。三峡能源是三峡集团发展新能源战略的实施主体,三峡集团对其持股48.92%。此外,公司率先探索电网侧独立储能项目,山东德州庆云独立储能项目纳入山东省2021年储能示范项目清单,装机规模100兆瓦,存储电量200兆瓦时,项目已按期全容量并网。目前已参与山东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此外,庆云储能电站二期,也入选了2022年度该省储能示范项目。
除此之外,长江电力另一子公司——三峡电能,还与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推出绿电节能“钢铁套餐”。2021年12月,三峡电能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一个小型储能电站项目,装机规模10兆瓦,存储电量39兆瓦时。该项目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是江苏常州规模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
目前新型储能大多为电化学储能,即通过电池完成能量储存、释放和管理的过程。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截至2021年底,国内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5.73GW,同比增加75%,其中近九成为锂离子电池储能。
储能有削峰填谷的作用。在储能赋能之下,配售电企业不仅可以为电力用户提供配电、售电服务,还可以协同开展峰谷套利、分布式光储、需求侧响应等服务,提供差异化、高效益的综合能源服务套餐。
以电动重卡充换储用一体化运营为例,市场化售电可引入电价电源,而电池充、储也可利用分时电价获取峰谷价差套利等。目前三峡水利已设立2亿元三峡水利绿动产业发展平台,布局电动重卡充换储用一体化业务。通过与赣锋锂业合作,赣锋锂业可提供储能电池供应,三峡水利进行储能应用领域的开拓。
截至2021年年底,三峡集团可控装机1.09亿千瓦,资产规模1.15万亿元,资产负债率51.7%。三峡集团在长江干流开发运营着6座世界级水利水电工程——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水电站——均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性工程。目前,6座梯级水电站已投产的发电机组为101台,装机总量为6200多万千瓦,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16%。
除了储能业务,“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还将大幅增加新能源装机,至2025年底,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达到7000万到8000万千瓦,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翻4-5倍。(完)
原标题:三峡集团寻找新增长点 大规模布局储能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