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节能工作。加强政策指导,出台《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省级平台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7.6%的增长,全社会节能超80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5亿吨;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近3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累计下降近40%。
二、“双碳”工作稳步推进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双碳”工作纳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立湖北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树牢红线意识,摸清项目底数,坚持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管理;建立项目准入部门联审机制,加强源头把关。研究起草《湖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构建“五大体系”,重点实施“八大工程”,不断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
三、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引导钢铁企业整体退出,淘汰落后钢铁产能526万吨,提前两年超额完成钢铁去产能目标任务。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光芯屏端网”、大健康等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产业“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产业结构趋近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2.8:50.3:36.9调整为2021年的9.3:37.9:52.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
四、能源结构不断优化
推进“加新、控煤、稳油、增气”,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煤炭消费占比从2012年的64%下降到2021年的53%,天然气消费由2012年的29.3亿立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70亿立方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2年的13%达到2021年的16.8%。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2021年全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795.2万千瓦,比2012年底(60.6万千瓦)增长28.6倍,达到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0.4%。
五、重点领域节能有序推进
工业领域,实施石油化工、煤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等行业节能降碳,引导企业加快实施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主要高耗能产品能效水平持续提升。建筑领域,稳步推进建筑节能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新增节能建筑6.03亿平方米,新增建筑节能764.13万吨标准煤,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774.33万平方米。交通领域,加快构建“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综合交通运输空间布局,铁路、水运等高效交通运输方式加快发展,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8.6万辆、碳减排468.7万吨,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断提高。公共机构领域,组织开展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全省创建12家国家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3家省级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167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40家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六、碳市场稳定运行
持续深化碳交易试点建设,纳入控排企业332家,截至2022年3月31日,湖北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3.66亿吨,成交额87亿元。积极承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发挥经验优势,放大聚集效应,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至2022年3月31日,纳入全国碳市场控排企业2162家,年覆盖碳排放量45亿吨,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1.89亿吨,成交额82亿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累计完成54630笔清结算,清算总金额164.17亿元,有效支撑全国碳市场稳定运行。
七、科技支撑提质增效
立足科教优势,促进政产学研金介多方联动,组建三峡实验室、湖北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碳交易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攻关。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华科建成国内首套3兆瓦规模全流程富氧燃烧试验平台,应城建成35兆瓦富氧燃烧示范工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取得突破性进展;武汉建成首个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数据实时监测与动态显示。高耗能行业集成系统诊断、空气源热泵、炼焦荒煤气显热回收利用进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八、低碳生活有力推行
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评选省级绿色学校513所、绿色社区162个、荆楚绿色环保最美家庭100户。促进绿色低碳节能产品销售,建设一批3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循环消费社区连锁超市。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显著提高,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加快形成。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供稿)
原标题:湖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