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经济日报发表一篇名为《新能源不是20年前的房地产》的文章,文章指出,当前我国在新能源利用方面已经领跑全球,只要有先进、经济的绿色技术,我国不仅能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独立,也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竞争优势。
据了解,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年会上,经济学家任泽平激情宣称,“新能源相关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从长远来看,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任泽平分析了国际主要经济大国的新能源产业投入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最强风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有实际的市场需求,并已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任泽平在演讲中表示,未来十年,新能源整车加上上下游的正极材料、三点等,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规模有望超过10万亿,是最有希望替代房地产的领域。
对此,经济日报发文回应,“新能源到底是不是20年前的房地产?对于这个热点话题并不能简单下结论。如果从投资规模、经济拉动效应和增长潜力来看,那么新能源与房地产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简单等同。”
文章指出:新能源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力两大产业。先看新能源汽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对各国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高等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目前,我国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形成优势,拉动经济效益已经显现。有数据显示,未来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规模将超10万亿元。
再看新能源电力,按照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测算,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数十亿千瓦,成为电力供应主体。分析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至少可达140万亿元,若考虑到关联投资,实际投资潜力远大于该规模。
文章表示,不同于房地产投资的短期刺激效应,新能源投资的长期效应要远高于短期效应。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过高的房地产投资比例和过热的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成为突出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应从“盖房子”逐渐转移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能源系统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重构上去。
因此,从长期视角来看,显然不能将新能源简单等同于20年前的房地产,新能源将给人类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原标题: 新能源到底是不是20年前的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