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
“会好起来”,记者调研中,企业和地方政府最常提到这句话,几个电站负责人都在等待敦煌第二台330kV升压站的投运,“已经建好了,理论上投运后限电会缓解。”
据了解,为了解决并网问题,国家电网[微博]在此建设了一座750kV的变电站,2座330kV升压站以及14座110kV升压站。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甘肃省河西走廊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案》,提出新建风电项目500万千瓦、新建光电项目150万千瓦,并与外送工程同步建成,即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目前该工程已于今年6月3日开工,计划于2017年建成投运。
据透露,根据规划整体外送能力约40%给风电、
光伏。有光伏企业人士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解决光伏限电影响在15%左右,而风电限电更为严重。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虽然国家能源局在过去的几年内数次重申,弃风、弃光严重的地区不得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但大量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仍在各地迅速铺开,电站开发商抱着掘金梦想,地方政府试图借新能源重塑地方经济。如果按照敦煌“十三五”新能源产业规划,到2020年,敦煌实现第一个千万千瓦级的装机目标,也就是2020年前要完成10GW新能源电站建设,包括光伏、风电、热发电等。“即使酒泉的±800投运后全部用于敦煌,也无法满足。”张军军称。
“消纳问题仍是制约新能源健康发展的瓶颈,目前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弃风、弃光现象,制约了新能源发展。此外,我国传统的能源结构和冬季供暖期调峰手段单一,造成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副处长张佳丽坦言。
这一切让
光伏发电企业原来设计的财务收益面临严重考验,也使得投资回报根本得不到保障。“限电成为现阶段困扰企业投资的主要问题,甘肃方面尤为严重。”华电福新国核(北京)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掌于昶称。
三峡新能源瓜州双塔光伏电站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受限电影响,公司已减缓了后续的投资。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开发与创新部融资协调处处长姜国栋也表示,现阶段五大发电集团在光伏项目的审批上开始审慎,对光伏项目也愈加苛刻,在限电影响下,部分投资转移至西藏、青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