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光伏,能否让义乌“两条腿走路”?
日期:2022-07-14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gujian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每隔几天,就有一辆载满货物的火车,从义乌西站出发,驶向宁波舟山港,再通过海运接驳,销往海外。

新奇的是,这些货物,不是小商品,而是光伏光电产品。

义乌,从“鸡毛换糖”起步,创造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眼下,义乌在坚持小商品发展的同时,悄然开启了光伏光电时代。数据显示,义乌的光伏光电产业投资规模已超800亿元,产能超100GW(注:1GW=100万千瓦)。到2022年底前,义乌将完成50万千瓦光伏装机并网,预计年发电量达5亿度,相当于可以解决近2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网友还在调侃“义乌绝不会让你失望”时,他们熟悉的义乌,已经变了。


进击的光伏

很多人不知道,直到2019年,义乌工业生产总值还不如邻居——兰溪市,而兰溪常住人口仅是义乌的三分之一。一直以来,义乌贸易市场领先全国,工业却是一块短板。

观察浙江的千亿县,会发现大部分地区都有附加值较高、核心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比如慈溪的小家电、余姚的汽车零部件、温岭的数控机床等。唯独义乌,过去因小商品产业低小散长期被人诟病。

如何发展工业?那么多赛道,究竟选哪一条?义乌选择了光伏。

2016年,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拔地而起。当时,整个光伏行业处于低谷期,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果敢的义乌人认为,国家发展光伏的方向是坚定的,对光伏产业的支持也是毫不动摇的。

从“0”到“1”的关键落子,是爱旭股份。自2009年成立起,爱旭股份在国内光伏电池片出货量上一直数一数二。它也是第一个进驻并将集团总部设在义乌的光伏制造巨头。

2017年1月,爱旭与义乌高新区签订了年产8GW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涉及投资约60亿元,占地面积达350亩,当年就实现了首期部分项目投产。

行业龙头催生的“磁吸效应”是强大的。继爱旭股份之后,全球排名前列的东方日升,也将新制造基地设在义乌。如今的义乌,已汇集了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旭股份等光伏头部企业。

《义乌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至2025年,义乌光伏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并形成5家产值超100亿元的领军型企业,一批超10亿元的成长型企业。


潜伏的危机

义乌光伏,高歌猛进之时,有人却提出不同声音。

“义乌位于浙中,四面环山,缺水缺地。”浙江中天投资公司分析师吴昕认为,与土地、能源便宜的中西部相比,义乌大力引进发展光伏及配套产业,难度不小。

拿爱旭股份来说,一天用电量高达100多万度,苏溪镇光伏业用水量,日均约5万吨。如何更好、更科学规划用地,是义乌面临的一大考验。

另一个潜藏的危机,是光伏行业“内卷”。行业协会的资料显示,过去两年里,超过70家与光伏“八竿子打不着”的外部行业公司,开始跨界做光伏。吉利集团等车企,赫然在列。

义乌如何在这场博弈中取胜?在诸多光伏大佬们看来,义乌具备发展新兴产业的诸多条件。

首先,作为“世界超市”,义乌人流、信息流和物流高度集聚。义乌小商品“飞”到哪里,义乌物流就跟到了哪里,义乌有着面向全球、覆盖全国、低成本的物流配送网络。

“光伏组件是‘大进大出’的产品,原辅材运输量很大,成品的运输量也很大,如1GW组件要用到2000辆大货车,所以控制物流成本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义乌市高新区招商一局局长盛志敬介绍,物流成本是义乌的最大优势,要比其他城市低两成。他们曾在晶科能源太阳能组件项目上算过一笔账,项目若在义乌落地,仅物流成本上就能为企业节省1亿元。

其次是营商环境。45天建成10千米的临时水源管、99天实现天合光能2期4GW项目建成投产……今年年初,省工商联发布《2021年浙江省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义乌位居2021年浙江省工业大县(市、区)营商环境综合排名第一。

科研创新同样至关重要。这两年,义乌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批政策。规定企业当年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元的,按10%给予奖励,研发投入2000万元(含)-3000万元的、100万元(含)-2000万元的,分别按8%、6%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奖励最高1000万元。去年,义乌拿出总额为4080万元的“真金白银”,奖励2020年首次认定的6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其中就有多家光伏光电公司。

企业更是有所准备。像爱旭,就在德国建立了庞大的研发基地。这种全球性的联合研究院,掌握了光伏光电产业的最新动态,并拥有行业第一梯队一定数量的科研人才。

在华灿光电,负责人聊得最多的就是科研团队的建设。邀请院士加盟,和985大学教授专家团队签约合作,一切只为了技术的迭代更新和突破。


疯狂的多晶硅

但危机,显然没那么容易跨越。

这一年,光伏生产主要原料多晶硅,发展可谓“疯狂”。“不到一年,每公斤硅料的价格从80元涨到300元。”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透露,疯狂的利润必然导致疯狂的产能扩张。

行业观察人士分析,2022年将新增至少60万吨多晶硅产能。到2022年年底,中国地区的硅料产能将由50万吨增长至110万吨。这个增长曲线也在向产业下游传导。

光伏产业链自上而下大致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四个制造环节。硅料价格的暴涨传导到下游,也给下游不同环节分别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跟随硅料价格上涨的便是硅片。目前,除了来自于上游硅料成本施压外,下游电池片扩张的高需求也是硅片涨价的重要推手。随着硅片、电池片等下游环节抢囤硅料,一方面继续助推硅料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产生了供大于求的风险。

组件环节则没有这么幸运。组件环节的成本转嫁能力和盈利能力较弱。对于在上游硅料和硅片环节没有大规模布局的企业来说,他们不仅无法享受到上游价格上涨的红利,而且成为硅料涨价的缓冲带。

有业内人士分析,不久后,光伏行业可能就会陷入产能绝对过剩,新旧企业间将展开残酷竞争。“很可能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行业内部将出现恶意价格战,导致价格大幅下跌。”该业内人士说。

就义乌而言,当然不希望光伏像一道光,转瞬即逝。

“近几年随着碳中和以及国家大力扶持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义乌光伏产业已具备100GW以上产能。在引进投资和合理扩大产能方面,义乌需要和各企业进行有效沟通,避免出现光伏‘大跃进’而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吴昕认为,未来新能源发展离不开储能,光储一体化将是大势所趋。

“上马”配套储能项目,与目前的光伏、动力小镇多头并进,或许能成为义乌光伏可持续发展的有用招数。

此外,吴昕还建议,义乌可以利用分布式光伏,在屋顶、山坡、湖面等安装大量光伏组件,其未来发电增量将大大改善义乌原有的用电能耗。

可喜的是,有些做法已在义乌布局,并初显成效。在苏溪镇光源科技小镇,10余家光伏光电及上下游企业已经实现了“产生绿电,绿电又用于生产光伏组件”的绿电循环。这些企业并网发电的屋顶光伏年发电量约3762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


不过,面对危机和质疑,有些问题始终是绕不过去。

在中国光伏第二次崛起的关键时间点,义乌的光伏产业链,与全国同行相比,底气何在?是质量更好,还是成本更低?还是胜在销售?在全国乃至全球光伏产业内,义乌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

这是市场的疑问,是浙江的疑问,是全球关心义乌的人的疑问,义乌光伏人有责任用自己的行动,来回答这些问题。

原标题:光伏,能否让义乌“两条腿走路”?
 
相关阅读: 光伏 义乌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浙江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