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汉能被勒令停牌后建筑光伏一体化受阻
日期:2015-07-2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hmu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行业大哥汉能薄膜这回是真摊上大事儿了。

7月15日,港媒消息传来,明星新能源公司——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被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即香港证监会)强制停牌。

这是继今年5月20日股价暴跌,短短半个小时缩水800亿元之后,汉能薄膜再次深陷泥淖之中。

“香港证监会对上市企业做出强制停牌肯定是有原因的,汉能薄膜曾尝试复牌,但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简称“港交所”)要求其提交母公司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控股”)的财务资料时遭到了拒绝。”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根据香港证监会的指令,勒令汉能薄膜停牌的依据是证券及期货规则条例第8条,包括提供虚假或误导性文件,暂停交易以维持市场公平及大众利益等。

停牌之后

一时之间,无论是国际投资者还是内地散户,与之相关者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

这其中,甚至还包括合作者内地民企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联”)及其股民。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2月底汉能薄膜宣布,公司与山东新华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系新华联全资子公司)订立销售合同及服务合同,向其出售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BIPV)业务生产线设备,总产能为600MW,价格为1.98亿美元(约合15.4亿港元),并对此生产线设备提供技术服务,服务费用为4.62亿美元(约合36亿港元),两项共计6.6亿美元(约合51.5亿港元)。

此外,汉能薄膜还与新华联订立了认购协议。当时,汉能薄膜表示将按每股3.64元,较上周五收市价4.54元折让19.82%,向新华联发行15亿股新股份,相当于公司扩大后股本的3.48%,涉资高达55亿元。

然而,查阅汉能薄膜公告,拟以折价两成引入新华联为股东的计划因汉能薄膜突如其来被勒令停牌而未能完成,这意味着新华联“躲过一劫”。

“新华联来趟这趟浑水,要么是想借助汉能薄膜来抬高新华联的股价,要么就是被人忽悠了。”一位熟悉汉能薄膜的业内资深人士对此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

7月17日,中国房地产报记者就汉能薄膜被勒令停牌是否会影响新华联与之的相关合作等问题向其相关负责人提出询问时,新华联不动产董秘杭冠宇回复说:“汉能与新华联不动产完全没有关系。至于和新华联集团旗下其他公司和产业有何关联,我不清楚。”

在香港财经界资深人士梁海明看来:“停牌之后,买家应该会更加谨慎,购买上市公司中非上市的那些资产会更有保障。至于已经签订销售合同的当事方,如果介意就会影响双方合作,反之则不受影响。”

另一方面,作为港股中罕见被勒令停牌的当事方,汉能薄膜并不服气,于7月16日晚间通过公告高调回应香港证监会“停牌令”,称“不同意香港证监会此前强制其停牌的决定,并计划提起申述,寻求尽快复牌。如有必要,会循司法途径对香港证监会的决定提出反对”。

就此,梁海明分析指出,申述是企业自己的权利,汉能薄膜想通过此举来改变目前现状的机会非常微小,不能说没有,但结果相信大家都能猜到。

隐忧凸显

“之所以不愿意公开资料,可能是因为汉能控股位于全国九大基地(青海、四川、河源、海口、黑龙江、禹城、南京、武进、长兴)的业务并不如其对外披露的那么好。”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有消息显示汉能薄膜部分基地的建设工程进度远落后于计划或预期,多个基地所实现产能总和低于其对外所宣称的“3GW”(吉瓦)。

这从一年半前(2014年1月18日)汉能薄膜同行德国拜尔能源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学军发布的一条微博中可见端倪:“听说某公司高调开千万年会,号称十个GW薄膜生产基地,号称多条技术路线,敢问去年出货量到底多少,除了自家电站用,有产能1%的出货吗?转换率和衰减让薄膜处于一个历史尴尬境地,建议拿一半基地干晶硅,同时干晶硅电站吧,否则上市公司业绩没有支撑,神话和忽悠总有破灭那一天。”

一位今年年初曾被汉能控股挖角但未果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人员也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汉能控股摊子铺得太大,都不知道具体在干什么,水电、风电、太阳能薄膜发电等都有。而汉能薄膜发电是其现在主推的业务,但是整个中国是晶硅片(单、多晶硅)的天下,市场占比高达90%,薄膜发电整个比重仅10%左右,这还不是说汉能可以全部吞下这一比重的市场。”

以光伏屋顶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德国为例,按照方式不同,可以把光伏与建筑结合为三种:一是完全代替建材与建筑一体化(代替玻璃幕墙等),占比可能只有1%左右;二是地面电站占比10%多;三是80%多的屋顶电站。但在国内后两者的比例几乎相反,国内70%是地面电站,20%~30%是屋顶电站,可替代建材的光伏产品应用比例微乎其微。

建筑光伏遇阻

然而,汉能薄膜主推的BIPV(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就属于最后一种。另一方面,采用了玻璃幕墙会加大建筑能耗,这不为提倡建筑节能的国家住建部等相关单位所欢迎。这些因素的叠加都将制约以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为主营业务的光伏企业的业绩增长,汉能亦不例外。

这在汉能薄膜2014年年报业绩中也得到了佐证。尽管2014年汉能薄膜营业收入96亿港元,比上年增长193%,但表面华丽却难掩背后隐忧。其非关联交易产生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大幅提升至38%;应收账款分类中第三方的应收余额也有28.5%之高;最为关键的是应收账款的占比本年度上升至39%,比2013年度的34%还高出5个点。

杭州一家光伏企业市场负责人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看好汉能的都是非专业人士,从最开始光伏行业对汉能就并不看好:其一,汉能薄膜业务模式严重依赖母公司汉能控股为人诟病,最开始的光伏设备都是卖给了自己的母公司,鲜有卖给第三方;其二,从整个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汉能薄膜发电转化效率不及晶硅片,造价偏高,安装成本也偏多(与晶硅片相比);其三,汉能薄膜什么都做,涉足领域太多太广,相反把自己的核心优势(薄膜发电)会淹没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被汉能薄膜挖角的太阳能技术人员还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今年5月份本来要落实前往入职,但是后续因种种原因而未果,负责人力的人也更换频繁,汉能现在人太多,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他坦言,自己不看好汉能未来的发展,胃口很大,宣传自己什么东西都能做,甚至是汽车,到头来可能什么都做不成。

令人玩味的是,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7月16日,王学军更新了一条微博:“刚刚翻到一年半以前的一篇微博评论,当时身边很多金融领域的朋友问我可以买他的股票吗?我的回答是赌一赌一定可以,但是什么时候卖不掉不清楚,如今看来的确活脱脱被港交所永久性停牌了!”

一位能源界资深人士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汉能薄膜是很明显的投资机构,薄膜在全球还是有前景的,但在中国需要时间。”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