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的研究报告,固态电池在电解质生产上还存在挑战,高温和复杂工艺都限制了这种电池的批量生产能力。而固态电池中的固体结构和熔融组件在使用硅阳极时容易发生分层,加大了电池回收的难度。
报告还指出,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固态电池技术实现突破、生产线足够成熟的节点将会是2030年,首批部署将仅限于高端车型。在此之前,半固态电池等混合形式的电池设计将会成为固态电池的技术测试平台。
相比于眼下的锂电池,固态电池在技术层面上更加先进,首先固态电池不需要电解液和隔膜,电池体积更小,能量密度也更高,从而保证续航里程。固态电池的负极也可以用金属锂替代,减少负极材料的用量,降低电池的整体质量。
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只是次要,消费者最重视的是电池的安全性。目前的锂离子电池采用的是有机液体电解液,遇到过度充电、内部短路等异常情况,电池容易发热,造成电解液气胀,会发生自燃甚至是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即便是强如磷酸铁锂这样的重量级角色,也并非百分百不会发生事故。
相反,得益于固体电解质,固态电池中含有的成分都是不易燃易挥发的,基本不存在电池发热起火、爆炸等情况,该电池也被称为“最安全”的电池体系,给新能源汽车是再适合不过了。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部分都以锂电为主,有三元里与磷酸铁锂,后者凭借更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电池寿命,装车量逐年上升,得到了车企、消费者的认可。不过锂电池在能量密度、重量等方面的提升空间已经很小,需要一种全新的电池设计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宁德时代最近推出的磷酸锰铁锂便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增强版,量产可行性高,容量也有一定的提升,但钠离子等新材料电池却迟迟未见投产的消息。
当然,落到新能源车企与电池供应商的头上,成本控制才是最重要的,固态电池的生产难度、成本都很高,而且大批量生产也很有难度,商用前期只能给特斯拉等高端车型使用,而且还要等8年才有量产的可能。小雷认为,固态电池落地之前,锂电池以及半固态电池还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要角色。
原标题:特斯拉要等8年才能用!固态电池量产又被推迟了:生产难度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