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形势深刻影响着各国、各产业供应链的发展和演化,其中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7月21-22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隆重举行。在高工锂电协办的分论坛三上,孚能科技总经理王志刚发表了《由原生到协同—全球供应链重构下对动力电池产业链的思考》的主题演讲。
孚能科技总经理王志刚
王志刚指出,全球供应链重构下,未来全球供应链将呈现出网状化、多中心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趋势。
全球双碳目标下,动力电池产业链面积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上升,年复合增长率达32.6%,预计到2025年全球装机量将达1TWh,到2030年装机量有望达3TWh。
市场空间持续增长背后,动力电池产业也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
一方面是行业洗牌加剧,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较过去大幅锐减,预计后期还将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是多中心化促进“中国+1”策略,欧美加速电池产业链本土化,中国电池企业参与全球竞争需要产业链抱团出海。
王志刚表示,中国要引领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动力电池企业必须出海。未来动力电池产业的竞争不是一个企业跟企业的竞争,是一个电池产业链跟另外一个电池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动力电池产业链的企业从过去的增长转变到协同发展,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良性的竞争。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供应链面临“五缺”与“五慢”的发展问题。
“五缺”是指一缺矿产资源,锂、镍、铜开采资源不足;二缺绿电应用,尤其是负极石墨化环节面临较大的用电压力;三缺有效产能,产业链上各环节形成有效产能的周期比较长;四缺国产替代,部分核心原材料还依赖进口急需实现国产化替代;五缺长协恒心,目前原料处于卖方市场,一些此前签署的长期协作的战略合作协议难以落地。
“五慢”是指战略布局成型慢、替代供应导入慢、有效规模产能释放慢、技术迭代降本慢、回收利用见效慢。
在如何实现动力电池产业更好发展方面,王志刚认为,一方面中国应抓住机遇,抢占国际化碳足迹与合规标准化的制高点,争做规则的领头羊;另一方面不同环节间的企业要实现互联互通,畅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尽量避免牛鞭效应,避免珍贵产能的浪费与错配。
对此,王志刚建议要加快上游供应放量,在绿电大省建设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关键材料的国产供应;加快战略合作“网”联,由传统的链式协同转型升级为网状协同;加快技术创新驱动降本,强化回收技术、回收体系建设,加快凸显原材料循环利用对降本的贡献。
同时,整个产业链条要加强协同,实现核心材料的国产替代,动力电池企业在扩产中要坚守产品质量,警惕各类发展风险,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在此情况之下,孚能科技也较早对整个产业的碳中和进行了研究和部署。通过加大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建设储能电站,孚能科技的镇江电池工厂实现了碳中和并得到了第三方权威认证。
同时孚能科技也将供应商的减碳表现纳入了采购决策当中,与有资质的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电池循环利用的研究,并减少新材料开发过程中碳排放。
在技术层面,孚能科技打造了一支横跨中美欧的国际团队,在巩固三元软包体系的竞争优势基础上,积极探索在性能、成本、安全上具备竞争力的多元化产品方案。
在产业链协同上,孚能科技与其原材料和设备等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以开放的姿态探讨任何有助于加速市场开拓,产业链端到端的协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原标题:孚能科技王志刚:动力电池产业协同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