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破解脱贫“短期”现象
河北创新产业扶贫机制,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工作的着力点,有效克服脱贫“短期”现象,为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赞皇县距省会石家庄仅40公里,“七山二滩一分田”,十年九旱、年年春旱。县城附近西江洞村全村970人,贫困人口超过200名。赞皇县扶贫办主任陈建国说:“赞皇的优势是山地和水库多,旅游资源丰富,此外部分农民有林果种植传统。”在县扶贫办支持下,西江洞村走上了一条果蔬种植加观光的路子。村支书于建英告诉记者,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在政府补贴支持下,集中财力建起25座大棚,买入14万元蓝莓树苗。2014年有的大棚一次性挂果400斤,加上游人采摘费用,一斤蓝莓果售价能达到100元。
“为老百姓培育出产业来,我们不仅明年就能脱离贫困,还能多年稳定致富。”合作社负责人赫增义在大棚里,指着一颗刚出地面的蓝莓树苗对记者说,一株蓝莓苗13块钱,5年左右就能产果400斤,收益期长达20年。
产业扶贫在河北因地制宜、遍地开花。行唐县玉亭乡疙瘩头村,临近京昆高速行唐北口,有1800多人,在过去是当地有名的穷村。村主任张占军说,村里成立了股份合作制的合作社,大部分贫困户自愿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安排人员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加上一些农民外出打工,2015年每户预计可收入6万元。
赤城县“五位一体”股份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林果、蔬菜、中药材种植和养殖业、旅游业,进一步夯实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基础。阳原县皮毛手工加工业历史悠久,加工技术精湛,阳原“毛毛匠”远近闻名。近年来,阳原县充分发掘这一传统产业,全县扶持和带动了近5万贫困人口参与到这一产业中来,形成了“村村是工厂,户户是车间”的局面。
“光伏扶贫”显成效瓶颈待解
记者从河北省发改委了解到,河北选择了平山县、曲阳县、巨鹿县、临城县、赤城县、平泉县等6个县作为首批试点县,帮扶对象为全家均无劳动能力的建档贫困户,6个县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共有3万余户、5万余人。河北规划利用3年时间(2015-2017),通过
光伏扶贫逐步实现6个试点县所有
光伏扶贫对象收益达到每年3000元、持续20年。
河北省扶贫办政策法规处处长樊晓辰说,光伏扶贫由光伏企业和政府共同实施,其中光伏企业可按照1:2.5的比例配套建设商业光伏电站,并可优先安排年度建设规模指标,企业则可拿商业光伏电站收益弥补光伏扶贫支出。项目建设中,针对贫困户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按照70%由政府出资(国家和省各半),其余30%由企业贷款出资、国家给予5年贴息;对用于扶贫的光伏电站,河北提出由企业出资20%,其余可贷款,国家和省给予贴息5年。
记者近日走访平山县、曲阳县等地了解到,扶贫、发改等部门干部普遍认为这一扶贫模式对象明确、精准,机制先进、相关企业积极性高,每个县都多家企业前来洽谈争取。扶持力度较大、时间较长,光伏扶贫或将对改善贫困人口收入产生明显效果。
目前,光伏扶贫主要有光伏上房入户(即屋顶分布式光伏),光伏下地(农光互补模式,主要适用于发展设施农业的贫困户),光伏上山(建设大型山地光伏电站)等3种模式,但记者采访发现,具体操作中一些困难和问题尚待解决。
曲阳县发改局局长王平表示,通过深入调研,有关部门发现符合光伏扶贫条件的贫困户,不少都是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其房屋普遍老旧破损,个别贫困户房屋看着都快倒塌了,根本无法安装
光伏发电设备。
此外,无论是在村民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设备,还是在符合光伏扶贫条件乡镇建设小规模地面电站,都可能面临电力设施难以配套等问题。
同时,山地电站一些现实问题也需要解决。由于复杂历史遗留原因,部分地块的现状和法律意义上的性质完全不符,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对此无能为力,项目则难以顺利落地,大片山场只能长期荒废闲置。
多名地方干部和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建议,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推进光伏扶贫,一是需要国家完善顶层设计,解决土地、林业、电力等部门相关规划或文件不统一等问题,实现有效衔接、配合顺畅,促进项目顺利落地,扶贫对象早日受益。二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充分调研、总结经验,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协调指导,同时鼓励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三是被污染土地大多需要自然恢复,时间周期较长,土地长期闲置。被尾矿、化工企业等污染土地可以通过征租结合等方式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既能产生光伏发电效益,也不耽误土地自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