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打破省间壁垒,发挥大电网互联错峰效益
日期:2022-08-05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gujianing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8月2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主办、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支持的“中国电力低碳转型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完成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报告和《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及政策研究》报告。

我国电力系统转型的路径是什么?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两份报告围绕新能源发电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就未来发展前景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20-2030年努力推进技术变革、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增量替代;第二步,2030-2040年初步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煤电逐渐退出主导地位,非化石能源发电逐渐成为主体能源;第三步,2040-2060年新型电力系统逐步成熟,新能源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煤电加快退出。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琳表示,打破省间壁垒,可以充分发挥大电网互联错峰效益,发挥省市间调节资源互补互济优势。报告的“三步走”战略中指出,2040-2060年新型电力系统逐步成熟,新能源主体地位不断加强,煤电加快退出。


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核心为节能和调整能源结构


排放113亿吨二氧化碳,化石能源的排放量就能达到100亿吨,占总量的88%。因此想要减少碳排放,最主要还是要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卫斌分享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指出,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核心有两方面,节能以及调整能源结构。

按双碳政策目标,206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80%以上。但如果只是刚达到80%,就意味着化石能源燃烧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能达到二三十亿吨,林卫斌认为,这对CCUS、碳汇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最好能达到85%。为了实现85%的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就要做到能源系统电气化与电力系统的低碳化。

林卫斌还表示,要合理把握能源转型节奏,协同推进能源系统电气化和电力系统低碳化。新能源不能单边冒进,要与能源系统形态变革双轮驱动。


从电源侧、电网侧、储能侧提升发电系统调节能力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征,而这些特征都与系统调节能力直接相关。在此次会议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琳介绍了《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及政策研究》的成果。他指出,系统调节能力也是影响新能源发展和消纳的关键因素。但当前我国发电系统调节能力先天不足,常规调节电源抽水蓄能、调峰气电的比例不高,多年基本维持在5%-8%的水平。

截至2020年底,全国灵活调节电源装机占比18.5%。预计到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需达到6200万千瓦,新增火电灵活性改造2亿千瓦。张琳表示,只有建设不少于3000万千瓦的新型储能,才能满足系统调节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储能成本全部由新能源企业承担,而辅助服务补偿力度小,因此实际上辅助服务成本也主要由发电企业分摊,向用户疏导不畅。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的电价机制没有形成,资本金核定、容量电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十四五”能源规划体系》曾明确提出,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从远期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成为主体电源,更大规模发展。但它易受季节、天气影响,这对系统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中指出,至少在“十四五”,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需要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来解决这一问题。

如何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报告围绕电源侧、电网侧、储能侧等方面提出了可行路径。在电源侧方面,持续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建设,适度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引导新能源参与系统调节。在电网侧方面,通过三交九直特高压跨省区输电项目,进一步提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强配电网建设和智能化升级,满足分布式微网新能源就地开发就地消纳的要求。在储能侧方面,多元化发展储能技术。

张琳建议,应尽快明确虚拟电厂等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地位和准入条件,设计合理的价格机制,探索建立跨省跨区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推动送受两端辅助服务资源共享。此外,打破省间壁垒,可以充分发挥大电网互联错峰效益,发挥省市间调节资源互补互济优势。


建立新型电力系统,西部北部、西南、中东部各有侧重点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十四五”期间需要适度发展煤电项目,由于新能源发电的大装机、小电力特征,新能源更多是调电量结构、参与电力平衡作用有限,需要常规电源保电力供应,水电、核电项目工期长,“十四五”期间煤电仍然是保障电力电量供应的压舱石。

杨昆认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时间的渐进式的发展过程,要充分认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长期性、差异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应依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构建。其中,新能源富集的西部北部地区与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建设大型风光基地,通过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线路送出,形成风光火储一体化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大规模送出应该是它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在水资源丰富地区,探索建立水能+储能+电制氢的模式,解决西南弃水的问题。在中东部及南方负荷中心区域,立足于核电、海上风电高效利用,探索建立送入电力加数字化技术、源网荷储高效协同的模式。

“根据不同地区的电源特点和用电负荷分配特征来确定各自的模式,这是核心。”杨昆表示,各地要结合新能源开发布局,注重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微网的模式探索,大力提升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征,系统综合调节能力与新能源发电特性直接相关,是影响新能源发电与消纳的关键因素。”

原标题:打破省间壁垒,发挥大电网互联错峰效益
 
相关阅读: 储能 电力系统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网易新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