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同一个电站,使用不同品牌的逆变器一年的综合发电量相差居然超过6%”,西北某个电站负责人如是说。遇到这种情况的还不止一个电站。令人比较诧异的是目前大部分厂家生产的逆变器转换效率都在98%-99%之间,相差也就百分之零点几,可是为什么发电量差异会如此大呢?这里我们是否忽略了其他无法测量或预知的因素呢?今天笔者就从技术的角度带您揭开这个神秘面纱!
谁偷了我6%的发电量?
作为
光伏系统的桥梁,逆变器在整个系统成本中占比很小,但是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系统发多少电,逆变器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在国内虽然有很多的厂家在做逆变器,大部分产品转换效率也都处于98%-99%之间,不同品牌的逆变器综合发电量差异惊人。
“同样的100MW电站由于用了两个厂家的逆变器产品,根据一年的数据统计发电量差异超过6%,看到这个结果,感觉触目惊心。”西北某个电站负责人表示,同时也表达更大的担心“这还是电站初始运行的头几年,未来更不好预测”。以西北青海地区的某个电站为例,根据近一年的发电量数据显示,不同厂家的逆变器差异发电量差异为6.71%。如果按照一年1MW发电160万kwh,0.9元/kwh,这个差价一年约为160*6.71%*0.9=9.66万元,100MW电站一年差价966万元。
折算到每瓦,相当于一年每瓦收回投资差别9.66分/瓦,如果按照逆变器差价3分钱/瓦计算,3~4个月收回多投资的部分。
全方位评价逆变器生命周期内真实效率
目前我们评价逆变器习惯于基于转换效率,因为这个效率也是最容易测量出来的。但是评价一个产品,应该是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全方位评价,通过多年的行业积累,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逆变器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评价公式:
逆变器的真实效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动态MPPT效率*可用率*真实寿命率(真实寿命率=实际使用寿命/逆变器标称寿命)。
从上述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家转换效率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其实动态MPPT效率、产品的可用率以及逆变器的真实寿命也会对效益影响巨大,然而这几项却是难以测量和评估的。
动态MPPT效率是系统里面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效率,这个效率是很难现场测出来的。因为一个电站会随着光照条件、电压、温度的变化而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状态,所以动态最大功率点不容易找到。目前各厂家也有不同的算法,但是有效性还是依靠产品的性能及公司自身的长期经验积累。
逆变器的可用率反应的是在电站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际可发电时间与预期正常运行的情况相比较。通过大量的电站分析,影响产品可用率的主要因素有过热停机、电网适应性差、过热降容、故障率高、维护不及时等。所以可用率不仅指的是逆变器本身,还与服务系统相关,比如服务响应慢,优秀企业半天甚至夜晚就可以处理掉的问题,有的企业却要用一周时间恢复,也导致可用率变低。
最后一个影响因素是产品的真实寿命率,即实际使用寿命/逆变器标称寿命。目前行业内大部分厂家都声称25年,但是最终真实寿命是多少年,一般客户无法测量,这主要取决于产品自身的工业设计及所应用的环境。有些产品本身设计就有缺陷的,比如外壳散热效率,风扇的排风强度、风道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内部元器件本身的耐温性能,当然也与设计和使用有关,比如选择户外型产品,因温度变化率大,强紫外线对于设备的老化影响等。业内关于有无风扇和熔丝的争论也是基于逆变器的寿命考虑。
另一种极端情况就是,如果逆变器的厂家几年后不存在了,产品出现问题别的厂家又无法维修,那么只有更换新的产品,原来的产品寿命也就终结了,这时寿命率就会大幅下降。
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知,采购逆变器时,应该综合全方位的评价全生命周期的真实效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动态MPPT效率、可用率及真实寿命率,同时确保产品供应商在光伏领域具备几年的数据积累,客户认可度高,对运维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准确诊断并及时解决,并具备持续创新及25年设备寿命期内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