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件行业竞争格局?
通威一直坚持专业化道路,聚焦硅料和电池两端核心能力,充分打造市占率,坚持这个逻辑不改变。希望行内良好生态发展,协同,相互参股相互大单,希望在电池组件实现参股。但是很遗憾,在前端硅料和硅片协同比较好,但是电池组件达不到统一。我们在硅片和组件环节有研发和小规模量产,目的是充分论证硅料电池片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但是内心上不希望扩大做,是前期情况。组件前期研发以叠瓦组件,希望以后贴牌生产,不希望竞争。但是最近几年产业链上因为供需矛盾问题,大家压力都很大,很多企业从组件、硅片都在布局硅料,特别是组件企业硅片电池在同比例布局,给我们带来很大压力。资本市场希望组件一体化会更好,我们也要顺应大势,顺应资本市场大势和行业发展需求,我们也在近期思考规划组件上的事情。未来组件竞争格局,各个环节都有竞争和进步,大家反应过度,任何时候各个环节产品看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性能,每个环节都会有竞争和竞赛,才会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硅料近两年大家大量投资很正常,竞争竞赛是必然的,任何环节都是需要的,还是看各家企业在各个环节系统竞争能力,才能存活和更好发展。
2、电池技术路线?
我们目前在建眉山三期今年12月底投产,做TOPCon,我们原来的产能留有改TOPCon的空间,我们按照TOPCon在做未来规划,未来技术路线是谁,还有看市场。我们大部分PERC都具备TOPCon的改造条件。年底70GW产能,眉山三期年底投产,三个月左右爬坡期。
N型来看,无论TOPCon还是HJT,我们都在研究。TOPCon非硅成本高3-5分/W,售价高5分钱/W,可能有1分左右的增益。TOPCon硅片高7%成本,规模上来之后,硅片价格会下俩,N型电池是未来主要方向。
在研发层面,可以多方面关注,多有布局,防范系统风险,关注但不要太在意。到光伏,规模化量产和性价比很关键,多晶转单晶需要交替好几年才会彻底转换。更重要看系统竞争能力。
目前158和正在改的还有一点尾单,要保证交货。9月158全部改完,166到今年年底基本都改成182。
3、高纯石英砂?
今年行业内比较关注,进口砂除了尤尼明,挪威有一个石英矿会开出来,石英股份利润出来,新的石英砂产能会出来。目前有一种工艺可以做合成石英砂,纯度非常高,目前在行业里有相关方诉求,进行保密,高纯石英砂工艺进行量产阶段。
合成石英砂:这个技术非常简单,第一步进行提纯,做液液萃取,工艺简单。更多难点在于专利布局。纯度可以做到5N,比所用的矿石纯度还高。成本在5万/吨以上是具备量产性的,现在6-8万元/吨。目前有两家公司在做布局产线,不方便讲。
4、HJT产能和未来规划?
2019年开始上HJT,做实验线,后来在安徽做了210实验线,规模量产就1GW在金堂,从HJT性价比来讲,非硅成本比较高,目前竞争力差一些,这1GW会持续运行。未来结合市场情况,未来2-3年HJT市场需求大一些,很多企业都在实验线,我们最近一段时间不会大规模上HJT,后面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判断上还是不上。成本比PERC高一倍。
5、四川限电影响?
电池:因为水力枯竭,气温高,四川耗电量让电于民,上周所有企业全部限电。我们有一些影响,主要集中四川比较多,全年来看不会影响太大,就10多天。
硅料:保安负荷运转,系统没有停下来,后续恢复起来,品质和产量会很快恢复。根据最新的四川新文件,又延迟了5天,在25号之后会有持续性降雨,会改善电力紧张的情况。9月上旬连续13天雨水,明显改善。永祥三个基地,云南包头满产达产,内蒙二期项目开出来的量超预期,我们把乐山复合下降,通过内蒙的超长发挥补偿了一些。
今年冬天来水是非常好的,特别是9月,通过国网公司和气象部门。
6、海外组件的规划?
我们之前有叠瓦组件,我们有好几个GW组件的销售,我们在相关渠道有一定基础,国外也在加紧入围协同。国外分布式看重一定品牌,分布式我们会以叠瓦为主,集中市场以半片抓紧入围,后期不管在国内和国外还需要看我们公告,已经有些想法,在产能和团队也有一些规划,暂时不说的太多。
通威风格:要么不做,要做就是前三,争取第一。
之前在组件没有做战略定位,近期竞争格局需要和双碳需要,国外资格会做好准备。坚持技术领先和成本领先,我们过去针对销售环节,都有经验和经历,如果定了要做,不用质疑通威在这方面的能力。要做就会全力冲击前三,有能力实力条件做好。
组件销售和硅料电池不一样,有TO B和TO C属性,B端每个项目现沟通协调,在整个系统竞争能力上,成本价格上有优势。品牌,我们有两个龙头地位,还是有品牌基本认同,我们有全产业链,不会有太大问题。组件也可以招揽全球的营销管理团队。渠道问题,国内大型地面电站,政治资源和成本优势,很有竞争力。国外分布式,叠瓦在欧洲有一定基础,不是太难的事,肯定有挑战,但没有太大问题。
7、前期PERC会转TOPCon?
我们现在TOPCon眉山三期是直接上的,眉山一期二期和金堂都预留了改TOPCon空间,未来市场有需求,该改的都会改。
改造经济型:今年年初调研过,整体来看,新上的要比改造的有差异,但差异不大,7000-8000万/GW,只需要改造设备,厂房已经一次性建好。改造经济型没什么大的差异。差异就是1000-2000万/GW,效率良率没什么差异。
8、钙钛矿电池技术?
我们自身来看,我们有一些实验线,也做了一些,今年年底会有电池下线,实验室搭建完成了。IBC和钙钛矿进一步跟进。钙钛矿商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异质结商业化还要2-3年,钙钛矿时间要更长一些。
钙钛矿温度上升后材料容易被破坏,组件性能耐候性和衰减没有办法解决,现在虽然有进步,但是还是停留在实验室,现实验证的还需要有3-5年的路要走,而且可行的方式是叠层。
9、大尺寸电池片占比?
70%以上,年底到90%。
10、上游工业硅拓展?
工业硅一直在保持关注,他的技术装备和供需走势,我们都有战略投资团队高度关注。中国工业硅发展在前十年更多是规模增加,但是装备进步慢一些。我们在做技术储备,工艺跟进,核心逻辑一定是保障供应链安全,整体毛利率不高。我们会根据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市场供需节奏,合适的时候会进行布局。
三氯氢硅:用的非常少,除了开车的时候用,后面系统运行起来不需要补。
11、TOPCon产能投放难度?
今年已经有1GW在正常运行,爬坡和PERC差不多,2-3月到正常水平,良率和PERC每太大差异。
12、颗粒硅?
我们认为下一步光伏工艺路线向N型转型,对原材料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工艺成熟度是多晶硅的生命线,改良西门子是可靠性第一选择。高效性上,颗粒硅海外研究放弃了,也没进入半导体,光伏生态会向半导体靠近,改良西门子法最成熟。成本经济性方面,改良西门子成本不会被颗粒硅成本超越,基于这些研究坚定改良西门子法。
13、半导体硅料出货?
指标维度,我们95%以上都是国标电子三级以上,新产能90%以上是电子二级。我们乐山基地已经开始向半导体晶圆厂家出货,半导体领域验证周期特别长,导入需要1。5-2年时间,半导体应用领域正式出货导入,顺利的话2024年在半导体领域披量供应。全球需求一年4万吨,做金字塔高端产品。
14、改良西门子法第八代?
升级量化:消耗指标下降,每一代消耗指标先进性要体现,在工艺技术系统集成上找到一些公关动作。每一代都要保证绝对可靠,第七代验证找到验证,会在第八代铺开使用。
15、电站规划?
过去分布式也做,地面电站也做,17年以后都不做了,只做渔光一体。我们在定位上,保持制造端竞争力和规模产量的打造,有余钱做渔光一体电站,到2026年制造业产能出完,会在电站上加大力度布局。
16、财务成本更低原因?
基于制造端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作为公司根本,在融资渠道上全方面开通,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银行贷款、项目贷款、融资租赁、中期票据、承兑汇票、债券、资本市场主要渠道全面开通。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把负债率控制60%以内,各家银行都愿意最大限度给我们最好的优惠政策。相比同行会有优势。
17、通威未来的困难和应对方式?
由于在很多年做到全球第一,唯一风险就是骄傲。我们仍然在全力以赴的实现目标。组件领域刚刚开始,更多事情和压力等着我们。
18、如何看待跨界新进入者?
全球经济疲软,国内也不例外,都在找新的增长点,大家看到光伏的潜力,在特殊的宏观环境下大家都在努力突围,新能源有太多的增量和机会。如果行业技术没完全成型,跨界投资者难免会有机会,透过挖人闯出新天地,光伏行业大的技术路线已经明确,没有一个企业靠投资、人才颠覆行业格局。这一轮,由于长期以来硅料不赚钱,很多企业顶不住,出现供需矛盾,行业内行业外各个环节都在投资硅料。特别是资本市场迎合故事。大的行业没有太多机会,没做过产业的风险更大,未来每个环节都是合理的利润。未来做不到前三前五,做不到平均质量以上,投资可能都会损失。很多部分是概念、观望,硅料很多人投资,但难点不一样。两三年后一定有并购存在。
19、EVA?
EVA国产化加快,产能在明年会有非常明显的增加。未来供应一点问题没有。
原标题:光伏企业调研纪要(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