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正文
 
通威40年系列报道之——光伏新观察:基业长青背后的产品主义
日期:2022-08-23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uxiaoyu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2022年,全球光伏和水产饲料双龙头企业通威迎来了四十年华诞。在此节点上,通威最高市值超过3000亿元,品牌价值突破1600亿元,双双创下新高。

历经四十年而基业长青,甚至更加光辉耀眼,通威的成功秘诀究竟在哪里?

除了精准的战略布局、科学的企业管理、优秀的企业文化等诸多被外界公认的成功要素外,那些渗透在企业一举一动、每一个关键决策中的“产品主义”思想,或许才是通威不断走向新辉煌的底层逻辑。

/01/

技术改变生活


在业界认识中,通威的“掌舵者”刘汉元,一直以来都是一位“产品主义者”。

这位技术员出身的企业家,40年来始终保持着对产品和技术的痴迷。

站在通威如今的成就高点复盘40年历程,最关键的两次抉择都是在技术驱动下完成的。

上世纪80年代初,身为渔场技术员的刘汉元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一举创造了四川养鱼史上前所未有的高产纪录。当这种养鱼技术被逐渐推广开来时,刘汉元又将技术发明的热情投入到了鱼饲料的研究中,并由此迈出了通威成功的第一步。

2006年,已在水产饲料行业做到全球领先的通威集团,正式进入光伏行业,不同于其他企业从组件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环节入手,通威选择了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多晶硅环节。而这背后的逻辑同样是基于对技术的关注。

“因为我一直喜欢无线电,对电子技术、芯片技术特别留意”,刘汉元曾这样解释他选择多晶硅业务的原因。“芯片业与光伏业存在一个共同的核心,即原材料多晶硅。国外掌握多晶硅技术已有30-50年,中国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在很长时间内因为这个核心材料有所局限。”

基于此,刘汉元再次做出抉择,进入多晶硅领域,并最终成就如今通威集团在农业及新能源产业的全球“双龙头”地位。

正是因为对技术的痴迷,刘汉元找到了两次创业的切入点,也找到了成功的“大门”——基于行业和社会的需求,通过技术进步满足社会发展所需,并由此改变人们的生活。

/02/

质量成就地位


重视技术的刘汉元,自然不会忽视对产品质量的把控。

刚开始做鱼饲料时,刘汉元的产品就因为科学的营养配比,鱼儿长得快、收益好,而深受农户的喜欢。据当初媒体报道,通威当时生产的“科力”牌饲料一入市就供不应求。附近街道常常车水马龙阻塞交通,甚至有人排队7天7夜。

质量优良的饲料不仅受到客户的青睐,也让刘汉元更深刻地感受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为通威以后的稳健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6年,四川通威取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方圆标志认证的双认证证书,成为全国同行业首家通过ISO—9002质量认证的企业,通威的质量管理也就此开始全面向规范、科学的现代管理体系转变。

在产品质量领先同行的优势支撑下,1997年通威就已跃升为全国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这为后来通威长期稳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进入光伏多晶硅行业后,刘汉元仍然将产品质量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第一要素。

2008年,刚刚投产的四川永祥就通过改进传统“西门子生产法”,研制出“永祥生产法”。将原本是生产副产物的四氯化硅,转化为原材料继续参与多晶硅生产,不但解决了四氯化硅排放问题,还可以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十多年来,秉承质量就是生命的精神,永祥不断通过技术改造提质降本。去年底,永祥新能源二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首批高纯晶硅正品成功出炉,产品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太阳能级特级品标准,标志着“第六代永祥法”彻底打破了“质量爬坡期”的行业规律,真正实现了高质量起步,产品一次性达到领先水平,为多晶硅行业打造出了新的行业样板。

如今,通威多晶硅生产成本已从每吨100万元,降到3万~4万元/吨(剔除工业硅市场价格因素影响,以不变价计算);产品纯度也从6个9、7个9,逐步提升到11个9,产品99%以上满足单晶需要,部分达到电子级多晶硅质量标准,在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实现全球领先,稳稳地成为多晶硅赛道的王者。

/03/

创新引领发展


刘汉元曾说过,通威能走到今天,核心原因之一是对于技术创新的坚守。从最初发明“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开始,再到进入光伏十几年中,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始终贯穿于通威的成长周期。

2013 年9月,出于对电池片环节的技术含量和与产业链下游衔接度的看好,通威收购了深陷泥潭的赛维合肥工厂,进入太阳能电池片环节。

当时国内光伏行业刚经历了欧美“双反”而哀鸿遍野,为了让产品尽快在行业低谷中具有市场竞争力,公司制定了非硅成本、A级率、转换效率、单线产出、综合能耗、产能利用率等数十个电池片生产、技术指标,逐一与行业内外最优秀的企业对标,力求每一项指标都做到最优。

2021年,通威太阳能通过对现有PERC电池产线的制程工艺技改,创造了23.47%的量产M6尺寸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接近PERC电池技术的极限效率(24%)。同时,通威抢先启动HJT、TOPCon的新技术局,2021年1GW 异质结和1GW TOPcon中试线相继投产,技术指标位居行业前列。

如今,通威已连续6年成为全球电池产能规模最大、出货量最大、盈利最多、成本最低、开工率最高、建设速度最快的企业。

此外,作为全球水产饲料和光伏行业“双龙头”企业,通威全球首创的“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水下产出绿色安全水产品,水上输出清洁能源,实现了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两大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通威“渔光一体”累计装机并网规模已超过3GW,在源源不断输出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在生产着全程可追溯的健康安全通威鱼,成为通威打造“世界级健康安全食品供应商和世界级清洁能源供应商”的重要锚点。

回望四十年,通威从四川眉山一条小河边的技术创新起步,到今天成长为拥有海内外300余家分、子公司,员工近5万人的大型跨国集团,稳居全球绿色农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双龙头地位。或许正是因为刘汉元关注技术、重视质量、坚持创新的“产品主义”,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他的成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好企业必须要用好产品说话。如果产品不能让客户满意,企业自然不能获得长足发展。在这样的经营哲学下,相信通威的“产品主义”必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让通威走得更远。

原标题:通威40年系列报道之——光伏新观察:基业长青背后的产品主义
 
相关阅读: 通威 第六代永祥法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光伏新观察作者:林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