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晓冉报道:“‘双碳’目标下的低碳经济发展,加速了我国传统金融向碳金融转型。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碳金融工具、利用市场交易形成的价格,令排放主体承担碳减排的社会成本,这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近日,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主办的“碳中和金融产品创新研讨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表示。
当前,越来越多地方和金融机构探索推出碳中和债券、碳中和基金等丰富的碳金融产品。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为代表的碳金融工具已显现出成本低、效率较高、减排效果好等优势,进一步助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以去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例,其整体运行平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由此成为支撑碳减排的重要工具之一。
多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发电、工业两个固定源,碳市场则比较容易管理这些固定源。但目前,全国碳市场还存在着建立时间短、参与行业单一、价格波动较小等状况。德勤中国鉴证业务碳金融发展总监李健举例,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一年来,平均成交价在43.8元/吨,整体在40元-60元的区间中。“长期来看,我国碳市场的规模、价格将持续走高,各大高碳排放行业都会纳入控排,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近期,我国碳市场要夯实市场运行和监管的法律基础,加强数据监管体系,扩大交易行业,适度引入配额有偿分配机制,并增加交易主体,适时启动自愿碳市场。中期而言,应实现对八大高能耗行业及其重点排放点位的全覆盖管控,发电行业可拿出相当比例的配额采用由竞卖方式,引入配额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远期则要建立起交易主体多元、交易产品多样、交易价格合理、法律法规健全、监管有效的全球样板碳市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表示。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主任江冰认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为碳金融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发挥绿色金融市场作用,必然要求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碳金融是‘双碳’目标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气候、能源、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方式。利用好碳市场及更多碳金融产品,破解技术研发资金难题、传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本难题,将有力促进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持续贡献金融力量。”
在政策驱动下,多方已展开积极实践,推动碳金融产品不断出新。“我国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正迈入发展快车道。”德勤中国审计及见证全国主管合伙人利佩珍说。联合赤道副总裁刘景允举例,一些平台企业将西南地区的林业碳汇收益算进“碳账户”,用于降低负债。再如一些个人碳账户,面向个人建立低碳行为测算方法,包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等,建立场景后记录、监测并科学量化减排量,构成个人碳积分,碳积分再兑换奖励。
原标题:碳金融产品不断出新 助推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