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同市委宣传部举行“迎接二十大 大同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乡村振兴局专场发布会。中央、省、市媒体的20多位记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对我市脱贫攻坚及巩固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乡村振兴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高位推动、精准发力,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集中攻坚,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6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74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1.1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蹚出了一条具有大同特色的减贫之路,交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优秀答卷。
历经五年砥砺奋进,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危房改造、生态扶贫、技能培训、抓党建促脱贫等多项工作在全省、全国达标一流,成效突出。全省攻坚深度贫困现场会、全国首届扶贫职业技能大赛和全国光伏扶贫工作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3年,我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县区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5年来,我市年均减贫6万多人,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681元增长到2020年的8974元。“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饮水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脱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实施带贫益贫特色农业项目719个,创建农产品商标品牌232个,“大同好粮”区域公用品牌的数量和品质得到不断丰富和提升,形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产业扶贫格局。
以长城廊道旅游建设为切入点,市乡村振兴局通过实施旅游扶贫项目,带动长城沿线16个乡镇、171个行政村的14.9万人口增收致富;全市共建成80座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34.5万千瓦,实现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全市村级电站累计发电4.54亿千瓦时,收益3.95亿元,惠及7.47万贫困人口,我市光伏扶贫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市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深入实施的易地搬迁挪穷窝、环境整治见实效、教育扶贫拔穷根、健康扶贫惠民生、社会保障兜底线、生态扶贫助增收、防控疫情保就业等举措,让脱贫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充分保障,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脱贫乡村社会民生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三农”工作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守底线、抓衔接、促振兴”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市乡村振兴局一手抓成果巩固,一手抓有效衔接,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成效颇为显著。2021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0169元,比上年增加1195元,增幅13.3%;全市发放小额贷款4.1亿元,完成率110.56%;3406个扶贫项目资产全部确权,确权率100%;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排名全省第二;全市排查问题1410条,整改1396条,整改率99%,整体工作位于全省前列;市政府与大同大学合作,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乡村振兴研究院,设立“一院三办八中心”专项研究机构,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出台《大同市农村“颐养工程”实施方案》,创新实施农村“颐养工程”,聚焦农村老年人这一极易返贫致贫的特殊群体,探索建立城市有“助老”、农村有“颐养”的大同模式,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为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全省防返贫暨问题排查整改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云州区“三早一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防贫宝)防返贫监测帮扶长效机制做法被《半月谈》报道。
为进一步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今年,市乡村振兴局在落实衔接资金投入、加强资产项目管理,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做好问题排查整改提升,抓实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加强示范创建引领、以点带面助推乡村振兴多点齐发的同时,突出政策支撑、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光伏帮扶、小额信贷等举措,充分压实帮扶责任,发挥驻村干部力量,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进一步坚定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
下一步,市乡村振兴局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围绕“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总目标,对标一流、挂图作战,不断在责任落实上再加压、政策落实上再深入、工作落实上再强化,以乡村振兴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用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推动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新的起点上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原标题:山西大同:全市共建成80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规模345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