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光伏赛道发生了一场激战。上游的硅料巨头通威股份发力电池组件,依成本和价格优势,或将独揽华润电力第五批光伏组件集采订单。下游的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亿晶光电等组件企业如临大敌,引发光伏市场剧烈震动。
而相似的剧情也在锂电池领域上演,只不过目前看来,引发的波澜小了许多。
锂电上游资源/材料企业,下游电池企业,正在相互攻入“对方的阵地”。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纷纷向上游布局,而在“有锂走遍天下”行业背景下,“挟锂自重”的锂业巨头也乘势顺流而下,向下游进军。
全都瞄准固态
如今,如日中天的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双雄”全都出手了,而且走的均是“弯道超车”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天眼查显示,近日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该公司由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而后者正是国内从事固态电池研发的领军新势力。
在此之前,天齐锂业今年5月公告,公司与北京卫蓝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双方希望结合各自优势,加速半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的进一步商业化,积极推动锂电材料产业的革新。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看好固态电池的发展。
“我们选择电池领域的合作伙伴,第一要看它在这个行业里的特点。我们和卫蓝合作,看到的是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行业发展方向。这对应了材料需求的变化。固态电池领域材料的深入配套,这是合作初衷。我们两家合作,能让它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进程推进更快。”蒋卫平称。
值得注意的是,天齐锂业还参股了美国固态电池公司SolidEnergy。虽然天齐锂业并未声称直接造固态电池,但是既然下了水,就免不了“要捉更大的鱼”的冲动。君不见,“友军”赣锋锂业早就已经扬帆出海。
赣锋锂业的动作确实更快。7月30日,重庆市两江新区集中开工一批项目,“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项目”正式开工,规划形成10GWh的电池产能以及10GWh的Pack项目。该项目拟建设国内最大的固态电池生产基地,以电芯、模组、BMS及电池包系统解决方案为主要方向。
赣锋锂业表示,随着此次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的开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为更多下游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电池产品。据了解,除了重庆项目外,目前赣锋锂业子公司赣锋锂电在江西新余生产基地已具备2GWh固态电池产能。根据公司的计划,规划产能为2GWh的第一代固态电池生产线,将于2022年下半年逐步释放。
实际上,赣锋锂业对固态电池早就有备而来。早在2016年,赣锋锂业就设立了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并建设全自动聚合物锂电池生产线,兼顾固态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而仅仅六年时间,2022年1月首批搭载赣锋固态电池的东风E70示范运营车正式投放市场。
据了解,赣锋锂业第一代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达235-280Wh/kg。第二代固态锂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固态隔膜和含金属锂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另外,能量密度超过420Wh/kg的金属锂负极的固态电芯已在特殊领域开始应用。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固态电池板块的投入,加速固态电池的规模化生产及商业化进程,助力广大车企完成固态动力迭代,迎接高能量、高安全的动力电池新时代。”赣锋锂业表示。
事实上,赣锋锂业的固态电池似乎颇受车企欢迎。除了东风汽车外,8月16日又传来好消息,广汽埃安与赣锋锂业举行战略合作签约,广汽埃安支持赣锋锂业子公司赣锋锂电在新型电池领域,如固态电池的开发工作,在综合技术、质量、成本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条件下,优先引入赣锋锂电新型电池方案。
当坐拥锂资源巨大优势的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上游企业纷纷发力固态电池,这对下游的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会造成哪些影响?对整个锂电池产业格局又影响几何?目前还不能具体判断,不过固态电池的技术趋势是确定无疑的。
赶追下一代风口
固态电池被业内公认为,是性能更优的下一代技术路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就曾表示,未来10年电池体系还会经历3次技术变革,2035年前一定会规模生产能量密度为500Wh/kg的下一代电池。从技术角度来看,固态电池将是最值得重视的技术。
不仅是锂业“双雄”,今年以来不少锂电产业链企业纷纷发力固态电池。
比如,当升科技推出6款自研新型电池材料新产品,包括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和固态电解质两款全新体系材料;容百科技与卫蓝新能源签订协议,将在全/半固态电池和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合作;蜂巢能源研发出国内首批20Ah级硫系全固态原型电芯;辉能科技首次公开固态电池产品的全自动量产过程,公司规划明年将实现固态电池量产。
而在终端市场,目前全球不少汽车厂商都已经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
宝马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应用固态电池的原型车;丰田计划在2025年前实现全固态电池小规模量产;日产计划2024财年在横滨工厂建立全固态电池试验生产线,在2028年正式投产全固态电池;本田、大众、现代等公司也都在进行固态电池技术等研发,并计划于2025至2030年进行量产装车。
固态电池的蓝海异常广阔,据中银证券预测,2025年和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将分别达到44.2GWh和494.9GWh。国海证券认为,未来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高速增长,到2030年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
原标题:锂业“双雄”发力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