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8日,股价一路飙升的锦浪科技正式跻身千亿俱乐部,这是国内首家光伏企业市值破千亿。
锦浪科技主要产品为光伏逆变器,2016年登陆新三板,2017年转板登陆A股。作为储能产业领域的一环,锦浪科技前几年在资本市场的反响并不亮眼,直到今年储能大热,锦浪科技也迎来业绩股价双丰收的时刻。
根据锦浪科技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9亿元到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77%到72.17%。从4月15日锦浪科技股价的低点108.07元算起,直到8月最高点,其股价在4个月左右幅超过160%。
像锦浪科技一样,实现“逆天”增长的储能相关领域企业并不在少数。
今年,资本市场一直在上演“沾储就涨”的故事。主营业务为光伏、储能、氢能的海泰新能,在2016年登陆科创板,2022年转板北交所。上市三日累计涨幅82.32%。2020年从新三板转战科创板的固德威,上市以来的涨幅更是达到了990%。
上述实现翻倍增长的公司,不仅同为储能领域。它们另一个共同点是,同为新三板转板上市公司。不仅如此,目前北交所中还要正在排队的储能领域新三板转板企业。另外新三板中还有储能蓄电池企业华富储能、方林科技、电科电源、汇能精电。储能材料先众股份以及储能探测创为科技储能探测等。
相比其他资本市场,新三板的交易量和活跃度都较低。但是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了资本市场储能领域的“掘金地”。
储能为何先相聚新三板?
双碳大背景下,近两年储能备受瞩目,成为风口上最炙手可热的概念。
实际上,储能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只是从产业阶段来看,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当下市场活跃的储能相关企业早已布局多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部分企业已经走到了资本市场。
在资本市场的选择方面,部分储能领域的公司选择先在新三板上市。这样的抉择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储能领域公司的特性为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寻求大量的募资是早期发展的重点。显然,新三板可以满足其要求。其次,登陆新三板也意味着企业的财务、产品等维度合规,等同于给企业做背书,利于企业日后发展。最后,新三板是通往其他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在体量还未成熟之际,先行登陆新三板,也便于企业日后去交易量更活跃的资本市场大展拳脚。
这样的思考,已经在企业身上得到证实。以专注新能源、储能、氢能的海泰新能为例,2006年,海泰新能成立最初以代工形式切入光伏产业。2008年,海泰新能重砸5亿元,引进一流设备,正式开始光伏生涯。
直到2016年,成立十年的海康新能都未对外开放过融资,同年5 月,海泰新能成功登陆新三板。
由于光伏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发展伴随大量资金支持,海泰新能登陆新三板后,实施了两次定增。2017 年1月第一次定增2千万,2018 年 6 月募资1.6亿元。用以补充公司发展所需的流动资金。第一次定增后,海泰新能全资设立了玉泰电力,此举标志其主营业务向光伏产业链下游延伸。利于海泰新能在行业的发展,和未来长期的走向。
此外拿到两轮定增的募资后,海泰新能对2016 年投资新建越南工厂并扩产总部生产基地,进行了升级。升级后,海泰新能的市场占有率、产量等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海泰新能也一跃成为国内主流的光伏组件厂商之一。
更重要的是,前期资金良性的循环让海泰新能的自造血能力提升。2019年、2020年,海泰新能分别实现营收19.18亿元、26.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969万元、6205万元。
随后,2021年9月6日,海泰新能宣布推出,单玻“泰极”和双玻“泰合”全新产品系列,这是海泰新能成立一来开始主打自主品牌的标志。同年海泰新能营收45.28亿元,净利润1.47亿。
得益于在新三板的募资,海泰新能终于在2022年8月成功登陆北交所。从海泰新能在新三板的经历便可看出,新三板是较好的企业募资来源,在新三板的交易中,也能帮助企业平衡资金问题,走向更远的发展。这一点对于资本密集型、投入巨大的储能领域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像海泰新能一样,从新三板跑出来的储能领域独角兽不在少数。新三板的交易量,虽能满足储能领域企业早期的发展需要,但长期来看,无论是募资金额还是企业成长性,最终企业还是要转板,谋求进一步发展。登陆新的资本市场之后,它们也展现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从新三板跑出来的独角兽
谈及从新三板跑出来的储能领域企业,总是绕不开锦浪科技。
2019年登陆A股时,锦浪科技市值137.66亿元,在A股仅三年,锦浪科技的市值已经突破千亿,增长速度惊人。
先来看看锦浪科技在新三板的表现,2017-2019年,锦浪科技的营收节节攀升从8.23亿元增长为11.39亿元。除营收增长外,锦浪科技也逐渐在行业站稳脚跟,根据行业相关报告显示,2016年度全球三组串式逆变器中,锦浪科技排名第8,市场占有率为1%。2017年度全球三组串式逆变器中,锦浪科技排名第四,市场占有率为4%。
从市场占有率和行业排名来看,锦浪科技已经成为新三板同行业中的佼佼者。然而对于谋求更广阔发展的锦浪科技而言,新三板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了。在向A股递交招股书时,锦浪科技表示,因发展需要增加资本性投入提高生产能力,但是大规模的资本性投入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源,但当时锦浪科技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成功转板后,锦浪科技2021年营业总收入33.12亿元,相较于2020年增加了12.28亿元。2021年毛利润9.51亿元,较2020年增加2.88亿元。
同样从新三板成功转板的固德威,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2018年8月,固德威摘牌新三板,在新三板期间,固德威2016-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5亿元、10.5亿元、8.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84.54万元、5312.6万元、5567.72万元。
这段时间固德威的营收略微出现波动,但去年固德威的资产和负债都有所增长,其中资产同比增长了97.56%,达到6.88亿元。对于长回报周期性质的企业而言,仅通过营收来评判表现成色并不客观。2017年,固德威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上升了308%。这表明固德威进行扩产,同时,固德威的在建工程在快速提高中,说明其在大量增加土地和厂房的投入。也就是说,固德威在着重布局未来的产能。
其次,新三板期间2017年,固德威的短期和长期借款为零,当时同类可比公司上能电气、三晶电气都存在借款,这表明了固德威的自造血能力强,且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
2020年8月登陆科创板之后,固德威股票首日上涨240%,这也表明了投资者对固德威和储能领域的看好。
2021年,固德威实现营业收入为26.78亿,同比增长68.53%;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同比上升7.4%。可以看出固德威在科创板实现了营收的翻倍增长,同样翻倍的还有其市值,上市之际固德威市值为118亿,两年后已经上涨至550亿。
从新三板转板的企业市值大涨可以看出,资本市场对其的看好不仅是其自身业绩,更多地还是背后的储能概念。
新三板藏着下一个储能领域独角兽公司
储能领域的链条长而广,从资本市场的反映可以看出,率先在资本市场火热的是储能领域中的光伏产业,这和背景以及技术相关。
在光伏产业大展拳脚的时候,新三板蕴藏的其他储能领域的中小企业,同样展现了高成长性。
当下新三板的储能领域企业大多为电池产业上下游,基本上涵盖了储能电池的产业链。从宏观背景来看,这些领域还未像光伏领域一样迎来暴涨的时刻。
但是未来似乎并不遥远,根据资料显示,预计到2025年国内储能装机需求达到50-50GWh,年复合增长率为70%-80%。
储能市场空间将达到290GWh,其中发电侧(光储99GWh、风储39GWh)138GWh、电网侧(调频6.9GWh、调峰20GWh)26.9GWh、用电侧(家庭70GWh、工商业55.2GWh)125.2GWh。全球储能新增容量为290GWh,未来五年新增732GW,对应五年年复合增长率56.2%。
未来的利好已经明确,细分到赛道来看,储能电池、储能材料、储能探测等赛道企业均在新三板。换言之,这些赛道已经表明具有高成长性,伴随行业的发展,在新三板的中小企业有望成为下一个“锦浪科技”,创造营收和市值翻倍增长的故事。
原标题:新三板:储能领域的“掘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