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将如何打造“双碳”示范区?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佳。
北外滩仍处于“三年出形象、五年出功能、十年基本建成”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尽管目前碳排放量占虹口区总量的约五分之一,但未来新建建筑将占四成,碳排放仍有较大的增量需求。
北外滩建筑领域的碳排放占八成以上,“超塔建筑”和“历保建筑”数量多,降碳难度系数高。城区建设密度高,亟需低碳技术创新支撑,挖潜能源低碳绿色转型空间。
北外滩要素集聚、优势显著,以环境能源交易所为代表的碳金融相关产业试点和以绿色技术银行为代表的绿色技术转移转化探索初具雏形,绿色金融和低碳技术双轮驱动。
基于北外滩控碳重点和自身的优势,市经济信息中心按照“多点发力,统筹推进”的原则,提出构建“6+9+X”的工作框架。以“6大重点任务”为发力点,“9大示范项目”为引领,“X项组织机制”为保障,从建筑、交通、社区、技术、金融等各方面布局亮点示范工程。
六大重点任务
主要包括:
推动建筑绿色低碳转型。一手抓新建建筑准入门槛,一手抓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力度。推动既有建筑梯次有序开展节能改造。“十四五”期间完成节能率15%及以上的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到2030年累计完成22万平方米。推动公共机构超低能耗改造“应改尽改”。
强化绿色金融支撑保障。发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全国碳市场中心作用,抓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落户北外滩的契机,加强碳市场和碳价机制研究。同时围绕绿色技术银行,重点引进、集聚一批推动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及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各类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具有影响力的绿色技术创新机构。
推广分布式清洁能源供应体系。既要积极拓展适合中心城区的可再生能源,又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太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积极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搭建能源平台,完善区域能源监测。
构建集约高效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绿色交通出行比例,加强绿色交通管理,到2025年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80%,到2030年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85%。加快推进交通工具低碳化转型升级,加强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住宅充电泊位,按照总停车位的100%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2025年纯电动车占比达到45%,2030年达到50%。
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零碳社区申报,创建社区低碳技术应用试点。积极参与全市碳普惠平台建设,鼓励社会主体在北外滩示范区开发首个绿色低碳行为的碳普惠平台。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重点吸引“总部型”、“平台型”、“服务型”绿色低碳产业集聚。落地1-2家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总部,推动低碳商务服务企业和机构集聚发展,支持“双碳”研究机构建立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形成“双碳”研究高地。
九大示范项目包括:
超低能耗建筑推广项目
既有建筑节能减碳项目
绿色技术集成应用项目
充电桩落地推广项目
智慧低碳交通试点项目
碳普惠示范社区项目
碳金融服务示范项目
重点企业节能低碳攻坚项目
提升碳影响力项目
刘佳表示,北外滩可以通过双碳示范赋能区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打造为绿色低碳示范高地新标杆,为全市乃至全国创建双碳试点示范提供虹口方案。
原标题:看,北外滩这样打造“双碳”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