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eldCo的中国移植
那么,美国版YieldCo当前能否移植到中国境内实施?个人认为,起码对
光伏发电行业而言,原封照搬的挑战会比较大。
其一,备受质疑的
光伏电站质量(包括电站未达使用寿命即被拆除重建等情形)、局地限电(如甘肃和新疆)、补贴到位不及时、购售电合同期限、电站土地税等数座大山之下,如何让投资者相信现金流的长期、稳定和可靠?以持有148.5MW中国风电资产和18MW太阳能发电资产的Terra Form Global为例,其即在招股书中披露中国资产可能遭受限电、补贴削减、非长期购电合同等风险。由于TerraForm Global的中国资产合计占比仅为11.8%,对其IPO的负面影响有限。但如果100%为中国资产,则境遇殊难预料。
其二,美国有利于YieldCo进行独特税务处理的规则在中国存在缺失,怎样用税收友好来吸引投资者?美国允许双重股权结构(dual share structure)YieldCo上市,而中国(包括香港)市场则恪守同股同权原则,如果无法上市,YieldCo的高流动性又从何谈起?
其三,中国当前整体融资成本较高且成熟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群体较小,以稳定低收益为特征的YieldCo能否受到资金青睐?
当然,抛开融资成本不论,中国企业到境外特别是美国实施YieldCo模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且,由于多了一条退出途径,能够成功搭建YieldCo的企业可能更易获得过桥融资。然而,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已逐渐强化,基于人民币电费收益的YieldCo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会大打折扣,这将成为中国电站资产赴美搭建YieldCo的一大障碍。
值得欣喜的是,在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内电站质量、限电、补贴到位等问题的逐步改善,并受益于注册制推进、上交所拟设战略新兴产业板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一切都开始朝着有利方向发展。或许我们现在更应该做的,是在洞悉YieldCo原理的前提下,一如当年在MLPs和REITs基础上创设YieldCo模式一般,满怀希望地去尝试、改变和创新,早日推出中国版Yield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