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前十动力电池生产商中唯一一家仍在坚守三元软包路线的企业,孚能科技有了新动作。
近日,孚能科技推出了全新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 Pouch Solution)。据悉,SPS并非只是系统结构设计创新,而是包含了大软包电芯、大软包电池系统、大软包电池制造和直接回收等新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为代表的方形电池阵营势如破竹,以4680为代表的大圆柱电池也声势浩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曾与方形电池、圆柱电池“三足鼎立”的软包电池,也有被边缘化的迹象。
对此,近日,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在爆发中,说动力电池格局已定还为时过早。对孚能科技来说,时间的长河很长、市场很大,现在还是刚刚开始‘赛跑’的阶段。”
软包电池技术最为先进?
根据不同的封装形式,锂离子电池被划分为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和软包电池。华西证券称,圆柱电池发展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标准化程度较高;方形电池在国内的普及率很高,生产工艺简单;软包电池采用了叠加的制造方式,相比于其他两类电池更加纤薄,体积更小。
不过,软包电池工艺复杂,生产技术要求高,国内供应链不完善,导致生产成本较高。从2018年到2020年,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一直在上升的同时,软包电池装机量却持续下降,从13.5%的市占率下降至5.7%。
但在王瑀看来:“软包电池的技术最为先进,第一代软包电池的续航里程就能达到300公里以上。过去4年我们一直在寻找下一代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就是4年的研究成果,是一整套从源头到最后的解决方案,不只是解决结构设计的问题,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围绕满足整车厂未来需求而设计研发。”
王瑀介绍称,孚能科技推出的全极耳、多极耳大软包动力电芯,改变上一代动力电池系统多电芯串联的设计,进而简化电池系统结构;具备从2.4C到5C甚至更高的充放电倍率,满足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应用半固态电解质,降低液态电解液的用量,提升电芯的本征安全。
此外,通过限制硅材料充放电的巨大膨胀,并配合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以及新型粘结剂等辅料,构建稳定电极体系,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到330Wh/kg,凭借叠片工艺以及电芯材料升级,在相同重量下能获得更远的续航里程。
相比于之前的大模组电池,新SPS软包动力电池集成度提高了30%,寿命提高2倍,材料成本降低33%、75%成组效率、设备成本降低48%、制造成本下降30%、同时也是大容量、全极耳、半固态电池,具备丰富材料体系。
光大证券方面认为,软包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能的重要优势,符合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方向,同时质量较轻,外形设计更加灵活。由于前期韩国电池企业软包路线的铺垫,海外传统龙头车企对软包电池认可度较高。
9月已实现半固态电池量产
近年来,全球动力电池技术快速迭代,产业规模高速扩张,固态电池在安全性、续航里程、能量密度、输出电流稳定性、服役寿命、体积等方面均具备优势,已成为主流公认的下一代重要电池技术路线,国金证券认为,其有望享受超越常规液态电池的估值溢价。
不过,从液态电池迈向全固态电池难以一蹴而就。业内也大都认为,全固态电池量产和商业化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仍是一场“持久战”。半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由此有望在1~2年内率先抢占先机,实现对旧技术的迭代。
在王瑀看来,目前还没有真正的技术可以做出固态电解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还是膨胀、收缩的。于是,其提出半固态路线,即通过半固态逐渐减少电解液,最后可能将电解液降低到不足以让电池燃烧,不会造成危害性的状态。
“今年9月,孚能科技已经实现了半固态电池的量产。目前我们主要是从安全方面进行改进。液态电池之所以要被改进,是因为有机电解液的反应活性很高,起火后产生大量气体。”王瑀透露,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态电池早已送样给整车厂客户,并获得了良好反馈。
值得注意的是,孚能科技积累的软包技术或帮助其更好地研发固态电池。中金公司认为,无机固态电池更适用软包封装,也是目前企业主流选择。由于氧化物及硫化物电解质柔韧性较弱,须采用叠片方式,圆柱卷绕式不具有可行性。而相对于方形铝壳电池,软包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据悉,孚能科技的第一代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为330Wh/Kg,这意味着其接近固态电池400Wh/Kg的水平,高于高镍锂技术路线280Wh/Kg的理论数据,远高于磷酸铁锂、钠离子160Wh/kg~200Wh/kg等技术路线的水平。
孚能科技方面认为,面向半固态、固态的未来发展趋势,软包叠片是最适合的技术路线,其已经有明确的发展路径。根据孚能科技的电池技术路线,在未来5~10年的时间内,若要完成从半固态电池到固态动力电池的产品化,期间需经历三次技术提升。
原标题: 孚能科技发布SPS动力电池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