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西侧的滩涂地带,超过63万块光伏板排列整齐,一同“沐浴”阳光,场面蔚为壮观。这就是中国首个大型海岸滩涂光伏工程——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
滩涂上如何能建起光伏电站?东部沿海地区有了新能源发展的新路子?
“千年荒地”上演“追日传奇”
浙江象山,三面环海,有着极为丰富的滩涂资源。然而,千年以来,这些滩涂近乎“荒地”,利用率极低。
为了将“千年荒地”利用起来,大唐浙江分公司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象山长大涂的闲置滩涂上建设国内首个大型光伏电站,为当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想法有了,过程却超乎想象的艰辛:这是国内首个大型海岸滩涂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受潮水涨落、刮风下雨、地质条件多变等多重条件制约,项目作业时间短,施工难度极大,仅运输一项就令人头疼不已。由于滩涂地区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时遍地淤泥,运输船只经常半路搁浅,看似简单的管桩运输也变得十分不易。
为此,参建单位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采用“开水道、搭平台、改进设备”等创新性运输策略,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长大涂滩涂光伏地处海上,环境潮湿、盐分高,金属支架极易发生腐蚀;沿海区域台风多,冲击大,极易对光伏区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为缓解台风冲击对光伏区造成的损坏,项目创新性设计修建钢结构格栅透空式消浪墙,有效减弱了风浪的冲击。
运输、打桩、组件安装……随着一步步攻坚克难,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终于在2021年6月底投产发电。项目利用滩涂面积相当于422个足球场,总装机容量300兆瓦。
过去的千年荒地,如今已经变身“海岸之光”。
“渔光”互补 经济环保两不误
当前,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作为全国首个大型海岸滩涂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发展地面滩涂养殖,做到了经济与环保两不误。
一方面,项目响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在满足区域绿色用电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等方面具有很好示范效应。长大涂电站自投产以来,发电利用小时、发电量和绿电交易情况均超出预期,经济指标明显优于设计值。
另一方面,项目与当地海岛乡村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长大涂光伏项目很大程度修复了滩涂区域的海域生态,恢复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养殖功能,实现了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滩涂海域空间复合利用。不仅每年可向电网输送绿色电力约3.5亿千瓦时,还可给当地上缴利税约2800多万元人民币。
如今,长大涂滩涂遍地都是牡蛎、螃蟹、跳跳鱼,不时还有海鸟飞来,渔民在管桩下劳作的身影随处可见。
长大涂光伏项目还为当地乡村海岛游加入了工业科普旅游元素,成为一处集摄影、海钓、观景、科普于一体的旅游打卡地,充分激活了当地旅游资源。
走在“滩涂”上的能源独立之路
从“千年荒地”到“渔光”互补,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对整个东部沿海地区都有着借鉴意义。
事实上,东部沿海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只有少量荒地、山地、养殖塘和部分屋顶可供开发,且面积相对较小;而滩涂面积较大,无遮挡,日照时间比内陆长。利用闲置滩涂开发建设光伏电站可大大缓解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压力。
长大涂光伏电站项目副经理刘建平说,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在工程建设期间创新实践形成的创新技术工法和工艺,为滩涂光伏项目建设在降低工程造价、完善施工组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方面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和可复制的成功案例。
滩涂光伏在国内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均可应用,据悉,目前广西、福建、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政府和发电企业已有相关开发规划。
原标题:当滩涂遇上光伏:“千年荒地”上演“追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