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信念与执着成就了隆基的当下,也很可能是其继续驰骋
光伏战场的“双刃剑”。
“如果有新的领先技术,我们一定会把自己先颠覆掉。”这是隆基创始人李振国在一次媒体采访时的表达。
9月19日隆基官方公布再次刷新了一项光伏电池效率记录,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掺镓p型硅片制备的硅异质结电池(p-HJT)将电池转换效率推高至26.12%,这是迄今为止p型硅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也进一步验证了低成本硅异质结量产技术的可行性。
在技术路径上的选择,坚守与突破始终是隆基这些年来发展的一条主线。2020年隆基股份以领先的单晶硅片技术在组件市场份额首次获得全球第一,同时也以545.8亿的营收和85.5的利润第一次拿下光伏行业营收和利润的双料冠军,而这一切可以说都是李振国和隆基“豪赌”单晶硅技术路线的副产品。
在李振国眼中,单晶硅的特点是成本高,但转换效率也高,而多晶硅相对成本低。由于固有的物理特性,单晶硅理论上的效率始终要高于多晶硅。但在2006-2016年的十年间,多晶硅片技术路线由于技术门槛低、成本低,一直都是光伏行业的主流路线。
直到2016年,隆基通过研发将单晶硅拉棒环节的非硅成本做到了3美分,单晶硅片性价比超过多晶硅,行业格局再次改写。至此隆基迎来了技术和市场上的拐点与全面领先,2017年12月,美国太阳能发电市场调查咨询公司spv的报告,“单晶硅型”电池出货量首次超过了“多晶硅”。隆基赌赢了,而且从结果上看是赢麻了。
也正是由此,李振国洞察到了光伏行业竞争的底层逻辑:效率与成本。
在光伏行业兴起之初,上游硅料成本高昂,初代光伏巨头无锡尚德、江西赛维都曾重金投资硅料以求保持市场地位。而2009年,保利协鑫以冷氢化工艺量产硅料,使其成本大幅下降。曾经的巨头纷纷倒下,拥有低价硅料的保利协鑫一度成为新的行业龙头。
我们可以看到,效率和成本一直是光伏产业周期起落的关键所在,而技术是决定效率和成本的最直接因素。
在高端制造领域,技术路径的选择通常都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宁德时代依靠三元锂电实现了弯道超车和快速崛起。而在往前,液晶显示技术近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让整个显像管产业成为了历史。
很多时候,技术路径的选择不是能否崛起的发展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公司生死的问题。在光伏行业中尤其如是,尚德和赛维,甚至保利协鑫的结局都是前车之鉴。
但另一方面,技术又与市场始终隔着一条绝大的鸿沟,技术通常是在实验室里的理想成果,而市场则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着残酷的竞争。
虽然2021年,隆基先后七次打破电池转换效率纪录,将n型TOPCon、p型TOPCon和n型HJT电池的转换效率分别推高至25.21%、25.19%、26.30%。但实际上,隆基自己在新技术TOPCon和HJT上的扩产都十分谨慎,这背后其实都体现着隆基在技术路径上选择上的考量。
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从隆基手中重新夺回了组件出货量第一的宝座,出货达到18.21GW。而正是从去年开始,晶科能源作为头部企业,率先引领N型变革大肆扩产。目前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超过24.8%,预期年底投产和在建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将超30GW。
排名的变换都只是表象,在动辄数十亿百亿的产线投资成本面前,对技术的每一个选择都像是一场豪赌,都将决定公司的命运与行业格局。
而对隆基来说,对技术信念与执着成就了隆基的当下,也很可能是其继续驰骋光伏战场的“双刃剑”,结果如何也许更需要的是一点运气。
原标题:再度刷新全球纪录!隆基的光伏“技术战争”稳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