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在占地609平方公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8430兆瓦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光电园区,牧民们骑着摩托车穿梭在光伏园区放羊,野兔等许多野生动物活跃在园区内外,很难让你相信这之前还是寸草不生、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滩!
10年前,海南藏族自治州在塔拉滩修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由于塔拉滩海拔将近3000米,阳光强烈,不适合植物生长,原本的荒漠化率高达98.5%,光伏板很容易被大风卷起来的沙石损坏。
于是,工作人员撒了不少草籽,用来防风固沙。令人意外的是,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风对植被的影响,日常清洗光伏板的水流至地表,对草地又有一定的滋养作用,很快光伏板下面就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原,沙也固住了。
同时,为了控制 “疯长”的草影响光伏板发电的转化率,消除冬天存在的火灾隐患,园区主动邀请周边牧民进入光电园区养起“光伏羊”。羊粪又成为草的天然肥料,改善了戈壁滩贫瘠的土地。
现在的塔拉滩光伏园区,不仅有年均8000万度的绿色发电量,还降低了50%的风速,减少了30%的土壤水分蒸发量,植被覆盖率也恢复到了80%,每年的牧草产量达到11万吨,存栏的“光伏羊”达到两万多只,牧民年收入增加数万元。
此前,曾有不少声音质疑发展光伏等清洁能源破坏生态环境。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长达10年的实践证明,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光伏园区既提供了优质绿色能源,又切实增加了牧民收入,还显著改善了戈壁滩的生态环境,正所谓一举三得。
“十四五”期间,许多新兴产业和传统行业的发展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即如何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有机融合,走出一条减污降碳、保护生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各地不妨认真学习借鉴塔拉滩光伏电站的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提炼本地区的经典案例及规律特点,以点带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互利双赢。
原标题:发电、固沙、放羊“三不误”,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