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氪浙江推出十一特别企划「隐秘而伟大」,从储能、新材料、新造车、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六大领域,一起盘点那些“杀不死你,却让你更加强大”的浙江智造。
本文是其中一篇,储能篇。
“超级赛道”不再陪跑,储能迎来破晓
储能是什么?
储能,即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按照能量存储形式的不同,广义的储能包括电储能、热储能和氢储能三类。目前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是电储能,而电储能又能细分为电化学储能和机械储能。细分到储能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上游主要包括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的生产;中游则包含储能电池、能源管理等系统;下游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发电侧、电网侧以及用户侧。
图/unsplash
随着全球“双碳”热潮涌起,新能源产业链进入整体爆发期。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不稳定性,储能系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条件。
光伏、新能源汽车、储能被业内称为碳中和三大“超级赛道”。尽管近几年来,比起前二者的如火如荼,储能行业的表现略失风头,但是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板块迎来回暖,储能板块持续回温,这一赛道呈现出“破晓”的爆发之势,一时风头无两。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
一是我国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链,相关政策利好频出——自“十二五”规划开始,储能就一直被写入纲要;
二是储能系统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将富余的能量储存下来,在使用高峰时再度释放,平衡用电需求、弥补现有发电系统的不足;且峰谷电政策的调整,对储能板块有所利好。
三是龙头企业带头布局。锂电池或光伏电池的龙头企业本身就占据一定的储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巨头们纷纷抓住政策趋势,逐步发展储能领域。
浙江正趁着储能大热的东风,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今年5月,《浙江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提出在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目标、推进能源电力绿色转型进程中,迫切需要发展新型储能。
图/unsplash
储能的浙江力量
将目光聚焦到浙江,这里是中国储能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之一,目前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储备,拥有覆盖电极材料、电芯及模组及BMS和PCS等设备的完整储能产业链。
从龙头引领、产业集群,到高校实验室资源相继完善,浙江储能产业已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龙头引领
代表企业:西子洁能、天能股份、龙能电力等
西子洁能成成立于1955年,前身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公司将业务版图拓展至新能源领域的智慧服务,并将业务链延伸至新能源投资运营。现已成功打造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中国首个航空零碳工厂,并投资参建中国首座规模化运行光热储能电站。
天能股份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业务为主,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3C 电池、燃料电池等多品类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其产能规模、营收规模、储能业务的发展速度均处于国内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
龙能电力是一家能源发电服务商,成立于2013年。除光伏发电系统外,还致力于储能系统和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据统计,龙能电力已完成Pre-IPO轮总计超过4.3亿元融资,正加快上市步伐。
产业聚集
代表项目:杭州桐庐光储智慧能源产业园、温州洞头风电零碳产业园
杭州桐庐光储智慧能源产业园于今年6月投入建设,占地约45.51亩,瞄准储能逆变器生产车间、储能电池生产车间及配电等领域大力开发。待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新增年销售收入8亿元。
温州洞头风电零碳产业园于今年9月正式落地开工,该园区是浙江省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运达股份在储能领域的首步探索,将进一步推动温州“核风光水蓄氢储”新能源全产业链,加速建立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科研助力
代表高校及实验室: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储能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储能研究室
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储能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国高校建立的第一个储能工程研究中心,着重开展电化学储能新体系、储能材料制备过程及应用、储氢材料、储氢装备及其燃料电池应用、储能系统设计模拟与优化、相变储热及其热力学基础、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应用基础,以及储能材料和系统制造过程中化工科学问题等领域的研究。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储能研究室面向全球能源变革的关键时期,以储能科技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为抓手、重大科研任务攻关和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进行创新。主要开展低成本、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电化学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重点发展新型储能电池体系、储能材料设计与机理研究、电池全生命周期感知等特色研究方向研究。
原标题:碳中和“超级赛道”发力,浙江储能蓄力中|隐秘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