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非凡十年:公园城市成都的绿色实践新答卷
日期:2022-10-1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wuqianx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北湖黄钟花与园丁》 。陶冶供图

“双碳”带来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赛道,也为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

龙泉山下、沱江之畔,在淮州“绿谷”6.8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由公园绿心、绿色制造空间、科技创新空间、幸福生活空间等构成的“一心、一环、三空间”格局下,成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初露峥嵘。

作为全市首批“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的淮州绿谷,是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十年。

从持续深入打好锦城蓝天、蓉城碧水、天府净土等十大攻坚战,打造天蓝、水清、土净、无废的美丽蓉城,到聚焦智慧精细现代化治理,在全国率先全覆盖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再到乘势而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成为这座公园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强支撑:绿色低碳产业加速集聚

《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在绿色低碳产业方面,今年重点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十个一”行动计划,全方位谋划绿色低碳产业生态。

在成都东北部,龙泉山与沱江将淮州新城环抱于山水之间,一座绿色低碳产业汇聚的“绿谷”在这里诞生。

在位于淮州新城的通威金堂生产基地中,17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太阳能电池片上百万片。

“通威太阳能光伏电池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成为行业首家完成100GW电池出货体量的电池制造商。”通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光伏领域的现代化“超级工厂”,预计在2023年形成80~100GW产能,金堂基地30GW高效晶硅电池及配套项目,也将在未来3~5年内逐步建成投产。

聚焦建设全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一个个高能级项目在淮州新城落地先行,推动成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目光转向郫都,成都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内,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氢能,在这里迸发出强劲动力。产业区聚焦打造氢能科技创新中心、制造中心,构建燃料电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业集群,为郫都区补充和强化氢能产业链,加快建设绿色氢渡河国家级氢能源示范区提供助力。

在成都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建圈强链的规划版图中,还有位于邛崃市的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彭州市的成都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功能区、龙泉驿区的中法成都生态园以及位于简阳市的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

各大绿色低碳产业功能区,分别在绿色低碳产业技术原始创新及产业化研究、动力电池及储能、光伏、绿色建筑、绿色低碳服务业等领域,带动绿色低碳产业加速集聚,为成都绿色低碳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

固根基:构建成都绿色生态蓝图

成都这座肩负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重任的城市,通过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智慧精细现代化治理持续守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十年来,成都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图景更加亮丽。”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表示。

十年以来,成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线,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定贯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锚固生态本底,以高水平保护促高质量发展,用绿色点亮城市发展名片。

十年以来,成都锦城蓝天保卫战走过三大阶段,从全面落实国家“大气十条”,空气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到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升级一系列大气源头污染防治举措,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性巩固提升,再到加快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推动空气质量跨入新阶段。

十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增长至299天,PM2.5浓度累计下降58个百分点,使“窗含西岭千秋雪”景观常现。

十年以来,成都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江河清水,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坚定推动“水清、天蓝、土净、减废”目标,开展水污染防治“626”工程、三级“河长制”、“天府蓝网”建设。同时以智慧化手段,积极融入“智慧蓉城”建设,建立完善智慧生态环境、智慧工地、智慧水务等平台。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工作方针,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十年以来,成都市控及以上断面优良水体率自2012年的71.1%提升至目前的100%,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国、省控断面优良水体率自2016年的25%提升至目前的100%。锦江水环境治理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十年以来,成都全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大力推动森林生态建设,全域增绿增景项目实施,深入推进土壤、生态植被修复,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十年以来,成都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全球最长的公园城市绿道,环城生态公园成为超级绿环,森林覆盖率40.3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8%,创建天府锦城、锦江公园等10个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和23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提能级:“双碳”引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美丽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首要条件,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把生态环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张军表示,成都将坚定不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在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中,成都不仅给出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的全新方案,亦不断推动“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3月,多个绿色低碳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青白江,协议总投资174亿元;

6月,金堂县集中签约落户16个绿色低碳产业链项目,总投资220.3亿元;

7月成都经开区亿纬锂能成都动力储能电池一期项目建设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启动,总投资200亿元……

一个个产业项目接连落地,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不断刷新这座公园城市的发展底色。

原标题:非凡十年:公园城市成都的绿色实践新答卷
 
相关阅读: 公园城市 绿色实践 双碳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