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香岛公司董事长刘永良说:“实现
光伏农业的标准化,也是解决融资难的最佳方式。”农业项目之所以融资难,是由于流程复杂,“看天吃饭”,生产和销售不确定因素较多。这次会上引起热议的“香岛模式”,就是通过从大棚建设、作物种植管理,到提前签订的市场销售都通过统一标准,排除不确定因素,解决金融机构的顾虑。同时以光伏项目稳定的现金流收益,为农业项目提供担保,实现资金的最佳配置。
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副所长丁小明指出,设施农业是可以做成“多能互补”的,他介绍了欧美设施农业经验并提出“三联动”的概念:“荷兰温室大棚结合天然气发电装置,出售电力,热量保持大棚温度,二氧化碳用于温室生产。售电收入占整体收益的重要一部分。“对于规模越来越大的设施农业和光伏本身追求规模化的特性,他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即劳动力供给,土地流转,消费市场等问题。
此外,光伏与设施农业“争夺”土地也是行业存在的一大矛盾。这也是业内很多农业光伏项目沦为“鸡肋”的原因:企业往往从光伏角度出发,将光伏装机量最大化而导致农业生产受损。二者结合之后,土地利用率必然下降。
在香岛的130MW10000亩土地项目,如果只建设光伏电站,装机规模可以超过300MW,但香岛公司出于以农业为主的考虑,为保护农业生产主动降低了光伏装机。
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一致决定,依托内蒙古香岛光伏农业有限公司的产业基础,联合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农业光伏研究中心,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行业标准化的制订,使设施农业与
光伏发电的结合早日步入正确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