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目前,瓜州县枸杞种植面积已达9.6万亩,形成了东起七墩乡,西至广至乡的枸杞产业带,建成双塔、布隆吉2个万亩枸杞专业乡和11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基地、69个百亩集中连片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全县枸杞种植农户达到了8377户。2014年,该县枸杞总产量2.32万吨,产值突破2.67亿元,枸杞收入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9%,占移民人均纯收入的47.6%,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果。
在大力推进枸杞种植的同时,该县将枸杞精深加工作为延伸枸杞产业链条的重点工作。全县建成枸杞烘干棚(烘干道)40座,建成枸杞制干企业、深加工龙头企业20家,产品延伸至饮食、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在玉门,连片的枸杞铺就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10月下旬,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乡黑枸杞采摘结束,家家户户开始晾晒。今年,独山子乡黑枸杞种植面积7000多亩,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有了产业,才能真正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近年来,玉门市大力实施移民产业培育工程,鼓励和扶持移民群众发展日光温室、拱棚蔬菜、枸杞、葡萄、育苗等高效特色产业。在扶贫攻坚和双联行动的助推下,各乡因地制宜,产业发展各具特色。柳湖乡岷县移民采用西甜瓜平茬再生技术,探索出了“一棚三种、一种三收”的种植模式;六墩乡采取拉沙换土、秸秆还田等措施,在盐碱滩发展拱棚蔬菜产业。
酒泉市加快“一乡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向贫困乡倾斜、向贫困村覆盖。全市精准扶贫“123”产业脱贫增收措施得到了较好落实,新增枸杞、葡萄、甘草等高效特色产业面积2.96万亩,贫困户新建日光温室281座、钢架大棚502座,增收产业进一步壮大。
今年移民区枸杞、葡萄、甘草等高效特色产业面积达12.3万亩,日光温室达936座。瓜州县广至乡、梁湖乡和玉门市六墩乡、柳湖乡针对土地贫瘠、难以改良的实际,一次性导入设施现代农业,村村建设“双百”(百亩日光温室、百座暖棚圈舍)示范园区,走出了一条循环农业发展新路子。
光伏拓宽扶贫路
今年8月初,全省首个
光伏扶贫示范项目在金塔县羊井子湾乡顺利建成。
羊井子湾乡羊井子湾村5组村民唐致红,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阳光下,架满屋顶的
光伏发电板闪着蓝光,让乡亲们好生羡慕。“现在不仅是自家用电的钱省下了,还能发电挣钱,年收益约3000元。”唐致红高兴地说。
5年前的一场事故,唐致红的右腿致残废。这对妻子患有智障,哥哥长年患病,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的唐致红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家人的生活由此陷入困境。
精准扶贫为他家带来了巨大的改变。针对唐致红一家劳动力匮乏,又难以掌握发展产业技能的状况,当地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决定帮建一座
光伏电站,为唐致红一家提供稳定收入。除种植葡萄外,协调帮扶了光伏发电板和5只基础母羊,让他们一家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金塔县确立了产业帮扶、光电帮扶、政策帮扶的精准扶贫思路,引导实施周期短、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帮助贫困群众稳脱贫快致富。
酒泉市是全省最大的新能源示范基地,实施光伏扶贫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是解决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记者了解到,酒泉市将面向全市10790户贫困户,全面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拟调剂30兆瓦(贫困户户均3千瓦),利用两年时间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实现贫困户光伏工程全覆盖。
瓜州县充分利用境内优质丰富的光热资源,向省扶贫办、能源局争取了25兆瓦光伏份额,实施了光伏扶贫试点项目。经招标由4家企业建设,县里筛选广至、梁湖、双塔和沙河4个移民乡最贫困的1000户移民,企业每年按每户3000元的标准补助20年,最终取得企业乐意、群众受益的效果。
在瓜州县试点的基础上,酒泉市从全市光伏配额中调剂安排20兆瓦,对其他县市区贫困户进行光伏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