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光伏发电如何拥抱能源互联网?
日期:2015-11-1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ev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另一方面,新能源电力系统强调的供应侧多源互补与能源互联网的多种能源互联互通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利用广域内不同类型能源电力的互补特性来保证供需的实时平衡,减小可再生能源电力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以及能源系统的冲击。

新能源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的四点差异

①能源互联网不仅包含新型电力系统,还涵盖各类一次能源网络以及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网。

新能源电力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和纽带,是解决各类型一次能源互联互通的有效途径;而能源互联网是各类型能源网络的高度整合,是要实现更为广泛意义上的“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
  
②能源互联网更强调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能源互联网要求充分开发广域内分布式电源的时空互补特性、分布式储能以及可控负荷的系统调节潜力,实现上述设备的“即插即发、即插即储、即插即用”。

③能源互联网强调参与主体的无差别对等互联与能源共享。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价值观是互联共享,能量流与信息流自由流动,具有高度的开放特性。对等互联和能源共享也意味着能源市场的开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参与主体丰富,系统也将拥有更多的可控资源维持动态的供需平衡。

④能源互联网对能源体系的影响更为深远。

能源互联网是要通过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生产、消费、体制变革和能源结构的调整,通过广义的“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达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推动整个能源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链式变革。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曾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