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硅价大跌,产业链剧变?千亿光伏电池赛道,还能跑步进场吗
日期:2022-12-2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sunmengqi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年末将至,光伏产业链却暗潮澎湃,原料价格陡然生变,电池厂商再经考验。

一周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在单晶硅片周评中指出:“年底集中抛售库存,硅片价格呈熔断式下跌”,M10、G12跌幅近20%,其主要源于传导硅料降价所致。

12月23日,隆基绿能和TCL中环纷纷下调硅片报价,其中,隆基绿能公布的报价较11月24日的报价降幅超27%,而TCL中环公布的报价较11月27日的报价降幅超23%。

受此影响,二级市场上已处于底部的光伏板块迎来大幅回升。

作为时下热门新能源,光伏赛道本月(12月)以来大幅降温,其板块指数于12月5日至23日期间仅15个交易日便累计下跌约11%,板块估值也处于底部区域。

不过,有分析指出,随着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下探,硅料新增产能逐步释放,产业链利润得到再分配,同时刺激下游需求启动,在终端需求充分释放下,光伏赛道有望热度回归。

目前,在光伏产业链中,各类新型光伏电池技术备受关注,其也是光伏发电“降本”的关键所在。拥有HPERC、TOPCon、HJT、IBC等各类新型电池技术的国内厂商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

那么,究竟哪类电池技术发展前景更好,降本效果更佳?未来,光伏电池产业链中,还存在哪些投资机遇?

本文,头豹研究院将从行业分类、市场现状、产业链、市场规模、性能比较、竞争格局等角度为您深入分析中国光伏电池行业现状及趋势。

01 中国光伏电池行业分类

光伏电池根据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分为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其中薄膜电池包括了非晶硅电池和化合物电池两种,而晶硅电池根据用料的不同进一步分为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单晶硅片拥有良好的晶体结构,电学性能以及光电转化效率,在性能上显著优于多晶硅片。随着制造环节的大幅降本,单晶硅片性价比凸显。2021年单晶硅片市场占比为90.4%,而多晶硅片市场份额仅为5.2%,持续几十年的单多晶硅技术之争以单晶硅的完胜宣告结束,进而单晶硅电池成为市场主流。

单晶硅电池因为硅片原材料和电池制备技术的不同又分为N型电池和P型电池。P型电池原材料是在硅材料上掺杂硼元素的P型硅片,主要的制备技术包括Al-BSF(铝背场)和现在主流的PERC技术。N型电池原材料是在硅材料上掺杂磷元素的N型硅片,主要的制备技术包括PERT、TOPCON、HJT和IBC。IBC作为平台型电池技术可以分别与TOPCON和HJT结合形成TBC以及HBC技术。此外,钙钛矿也可以同HJT和IBC叠加组成叠层电池。

02 中国光伏电池行业现状

中国光伏电池片产能持续扩张,中国厂商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中国电池片产量为197.9GW,同比增长46.9%,占全球总产量的88.4%。全球前10位的电池片厂商中有9家都来自中国大陆,主导地位不言而喻。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通威太阳能光伏电池全球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成为行业首家完成100GW电池出货体量的电池制造商。

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利润端仍受挤压。2018年“531新政”之后,光伏电池行业走向规模化发展道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5厂商占比2018年的29.5%提升到2021年的53.9%,行业集中度进入上升通道。然而从行业盈利水平来看,电池厂商盈利表现较差。尤其是2020年以来硅片价格一路上涨,2021年光伏电池净利为0.01元/W,对比2019年的0.166元/W,降幅超过90%。

PERC取代BSF电池成为主流。2021年第一代电池技术BSF电池市场占比进一步下跌至5%,较2020年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代PERC电池技术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1.2%。以TOPCon、HJT、以及IBC为代表的新型N型电池技术,还处在发展初期,工艺不够完善,生产成本较高,市场占比大约为3%,较2020年基本持平。

03 中国光伏电池产业链

光伏电池行业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议价能力较弱,受到集中度更高的上游硅片厂商以及下游组件厂商两端挤压,行业毛利率处于整个光伏产业链末端。

04 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性能表现

光电转化效率方面,双面TOPCon电池理论上限优于其他电池技术路线。根据隆基绿能测算,TOPCon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为28.7%,是目前已知最接近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29.4%的电池技术,比当前主流的PERC电池转化效率高4.2个百分点。HJT理论极限效率为28.5%,略低于双面TOPCon极限效率。IBC极限效率为29.1%,但前提是需要叠加TOPCon或HJT技术,因此IBC本身在转化效率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从实际量产情况来看,HBC平均量产效率在25%到26.5%之间为各电池技术之首。而TOPCon、HJT以及IBC实际量产效率并未拉开差距,皆位于23.5%至24.5%区间。

HJT电池温度系数绝对值最低,可以有效降低热损失。一般而言,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电池片标准的工作温度25℃,此时的电压为基准电压值。HJT电池温度系数约为-0.25%/℃,意味着电池片温度每升高1℃,HJT电池的电压将降低基准值的0.25%。换句话说,因为温度系数绝对值最低,HJT在高温环境下表现更为优异。

05 新型太阳能电池成本对比

HPERC产线形成规模效应,在保持低成本的同时还维持了优异的产品良率。PERC电池技术作为目前行业内最主流的技术路线,通过多年工艺完善,产品良率可以稳定在98%以上。电池端成本为0.94元/W,为行业最低值。

TOPCon产线单瓦成本逼近PERC产线,但良率增长较慢。由于新增的工艺设备以及双面率带来的银浆耗量提升,TOPCon电池成本为1元/W,略高于PERC产线。然而,由于步骤冗长和钝化接触层制备技术路线不明确等问题,TOPCon良率维持在93%-95%,与PERC技术相去甚远。未来TOPCon技术可通过减少硅料用量,使用银铝浆替代银浆、无主栅技术以及简化工艺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HJT电池虽拥有媲美PERC产线的高良率,无奈受制于成本过高,产业化进程较慢。HJT电池凭借简洁的工艺流程,产品良率与PERC基本持平。然而,HJT生产过程除了必不可少的硅片之外,还需要用到大量的低温银浆以及ITO靶材。当下这两种材料,主要由日韩厂商主导,国产替代缓慢因而价格昂贵。目前硅片薄片化以及主要材料国产替代进程正在不断加速,有望助力HJT电池技术进一步降本。

当前P-IBC电池技术已初具成本优势,但产品良率还有待提高。相较于N型IBC电池,P型IBC电池工艺相对简单,单瓦成本与PERC电池大致持平。但是,IBC电池技术由于工艺复杂且冗长,良率垫底处在90%-95%之间,离大规模量产还有一段距离。

06 中国光伏电池行业N型电池市场规模

中国光伏装机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光伏电池行业需求旺盛。2022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超过30GW,其中一季度更是呈现了淡季不淡的超预期表现。2022年7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更是上调了2022年光伏装机量预测,增幅约为11%。根据头豹研究院预测,2022至2030年,光伏电池新增需求将由120GW提升至3,245.8GW,复合增速约为53.4%。

市场占比方面,HJT电池有望后来居上成为行业主流。根据预测,TOPCon电池凭借性价比优势成为首先扩展的新型电池技术。长期来看,HJT经过降本提效后,强大的性能优势将助推HJT快速拓展市场,并完成对TOPCon的反超。IBC技术本身并不具备竞争优势,未来的发展路径还是发挥平台属性与其他电池技术结合发展。

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N型光伏电池市场规模将逐步放量并进入高速成长期。根据头豹研究院预测,中国光伏电池市场规模将由2022年的231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000亿元以上。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不及需求增速的原因主要来自硅料价格。剖析光伏电池成本结构,不难看出硅料成本占据超过50%的电池成本。2020年以来,硅料价格不断突破历史价格,这也使得电池片价格不断上涨。根据预测,2023年硅料价格将会继续进入下行空间,电池片价格也将随之下降。

07 中国光伏电池片行业竞争格局


行业竞争格局相对光伏其他环节较为分散,行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以往产业链技术壁垒较低,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随着光伏电池进入技术革新时代,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厂商无力支撑高额的技术研发与设备投入,逐步被淘汰出局,行业格局逐渐集中。

垂直一体化企业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逐步瓜分专业电池厂商市场份额。垂直一体化企业由于布局产业链多个环节,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平滑收益曲线。老牌专业电池厂商通威股份也在2022年布局组件环节,开始一体化布局。参考气泡图不难看出目前占据较强竞争优势的厂家皆为垂直一体化企业。 

原标题:硅价大跌,产业链剧变?千亿光伏电池赛道,还能跑步进场吗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21spv.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头豹科技创新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