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的支撑下,新能源正迎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风光规模在各省“十四五”规划中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2021-2022年各省陆续下发的新能源指标中,仅光伏指标将近300GW,在巨量规划的指引下,新能源项目开发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新能源项目的开发竞争也愈发激烈,土地资源、电网接入、产业配套等正成为新时期下新能源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随着新能源项目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各省消纳空间承压,以西北省份为代表的区域正在探索全新的发展模式来契合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从各省管理政策来看,提高新能源消纳空间的路径基本分为三种:火电灵活性改造、多能互补、自带负荷(源网荷储),对应到资源中分别为拥有火电、水电/抽水蓄能以及负荷的企业在项目开发中优势明显。
总的来说,传统的电力央企是能源转型的主力军,其火电机组通过灵活性改造带来调峰能力提升正在持续扩大其新能源开发领域的优势。2021年启动的华能陇东能源基地规划装机规模超10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占比超80%,这与煤电资源区域整合试点中的“一企包一省”密不可分——华能在甘肃庞大的火电机组可以作为配套新能源电站的主力调峰电源。
另外,除了火电资产之外,水电与抽水蓄能亦是部分省份重要的调峰电源,譬如青海、四川、云南等区域拥有水电资产的企业将在新能源项目开发中拥有独特优势。以青豫直流一期配套新能源项目为例,国家电投黄河公司拥有青海最多的水电机组,来承担青豫直流的调峰主力,在3GW光伏、2GW风电的配套新能源招标中,黄河公司拿下了超过 80%的项目。
第三,源网荷储正成为多个省份规划新能源发展的重点模式,负荷是该模式的关键所在,拥有用电负荷也将成为新能源开发竞争中的优势所在。
原标题:新能源项目开发竞争中,拥有这三种资源的企业优势明显